(术语)通教之通有三种之别:一因果俱通,三乘同依于体空无生之理(是因通),而断惑证理(是果通)是三乘共学之义。通教之当分也。二因通果非通,是就三乘中之菩萨而分别之,通教之菩萨,有利钝之二种。钝根之菩萨,属于前之第一种,因果俱通也,若利根之菩萨者,七地以前,三乘皆断证,故云因通。七地已后,或为别教所接(此云别接通),或为圆教所接(此云圆接通),各依中道之理而修证,即别圆之人,故谓之果非通。是但就利根之菩萨而立通前通后之义也。此通前通后之义与前三乘通学之义正为通教之教意也。三通别通圆,此为藉通开导。藉通开导者,本为别圆之机,而由一类之人,闻通教当体即空之说而修证,遂为别圆之人,故谓之藉通开导。谓为通教之所说开导而为别圆也。是为本来别圆之机,故与第二被接之人异。故非正为通教之机类,但就闻通教上立此一类。见四念处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禅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物名)Ghaṇtā,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一)天台宗三观之一。为“空观”、“中观”之对称。即观照诸法依假名而存在。(参阅“一心三观”23) (二)为“真观...【法之假实】 在唯识学上,每谈一法,必分别其为假法实法。亦即自种子所生之法是实法,分位假立之法是假法。在五位...(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又作求道。指游方他地或他国,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请回佛像、经卷等。高僧法显传、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术语)佛之位也。楞伽经二曰:如来禅者,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起信论曰: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梵语 bahu-vrīhi,巴利语 bahu-bīhi。为六合释之一。又作多财释。即于梵文中,二语以上之复合词,合成之结果,有...(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教相判释的简称。判决释迦佛一代的教义,如天台的五时八教,法相的三时教,华严的五教等是。...(杂语)说妙法之音声也。贤愚经十三曰:五百群雁爱敬法声,即共飞来。...佛说弥勒下生经...维摩诘所说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人生的快乐跟钱没有直接关系。...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亲节这么一回事。 并非是父爱不够伟...从古以来,出家的大德,一天都要算几回账。早上起来摸摸头,我把头发剃得光光,当出家人,为的了生死,究竟生死了几...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知道我们身在何方,同时也要知道心归何处。所以说在人...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天的早课中,我沐浴着东林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念佛声,如饮醍...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眼观色、起心动念;耳听歌舞倡伎。眼看舞,耳听唱,戴香华鬘、香涂身种种的,都是人假相,哪有些真的!众生就执着。...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俗家,俗家事情乱如麻。但要想到利益众生,先从六亲眷属利益起...
三通
【佛学大辞典】
上篇:通教 | 下篇:通途 |
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
非想非非想处
犍稚
假观
法之假实
大悲心
求法
如来地
有财释
宝镜三昧歌
教判
法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四众道场药言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弟子规
忏云法师谈欲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