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通常之法也。观音义疏上曰:“此乃通途商略。”因明义断曰:“此解虽然未是通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邪行之违正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术语)速疾证得菩提之妙果也。往生讲式曰:顿证菩提道,无如斯观门。...即应量器内三个小钵中,最小之钵。又称键[金*咨]、建镃、犍茨。三钵总称鐼子。[释氏要览卷中](参阅“鐼子”6881...【法住】 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诸法中住,故名法住。...(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千手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指求衣中之珠;藉以比喻内求自性之意。此乃法华经五百授记品之说,即以衣中之珠比喻自身中之佛性,而谓众生不应向外...为“不动定”之对称。于色界四定中,前三定为有动,第四定为不动。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前三定有八灾患,即:寻、伺...(物名)又云风铎,檐铎。今悬于堂塔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铎琴箜篌。...指佛所说的一切经典理论,为四法之一。...(术语)法身冥应众生之机也。法华玄义六曰:法应则冥益。...即参禅问答之意。又作问话。宋代以后之禅院,逢檀越及官人来向住持求升座说法时,有选派一特定僧人向住持质问之惯例...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佛像旁还有一个一样是铜制的大罄,在中国的佛寺,如果有信众到...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处处得罪人,事事不顺;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却越来越厌世,感...(一)实相、观相与持名 实相念: 念佛并不是专指口念,心念也是念佛,所以念佛法中,除持名念之外,尚有实相念和观...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犯中华大地,民不聊生。南华寺主持虚云法师的弟子广济,想还俗从军保家卫国,临行前特来向虚云...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 这里,损减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间的分别见...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的旅行,就暂时投宿在一个旅馆当...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做学问,虽然可为自己,但其并不是专为了自己;一般人,虽不专做学问,但其并不会得不到学问。 所以,凡是一个人,...
通途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通 | 下篇:通偈 |
忏法是悔除所犯罪过以便积极修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中国佛教中的忏法,起源于晋代,渐盛于南北朝,至隋、唐大为...
非道
顿证菩提
健支
法住
大悲咒
求珠
有动定
宝铎
教法
法应
问禅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心中有佛,出世入世没有区别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