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他物于自身须纳受得也。律宗纲要下曰:“纳得戒体,要由羯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有十种之法,各含藏无尽之法海,故名十无尽藏:一、行藏,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生于如来之家...(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降伏一样。...上等的根器,指根性很敏锐的人。...(术语)一切之法,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也。唐华严经三十一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十曰:心如工画...谓由闻法之功德而舍离女身。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大九,五四中):“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名数)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于说法之仪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中有...(731~?)唐代译经僧。京兆云阳(陕西径阳)人,俗姓车。名法界,字悟空,为北魏拓跋之远裔。天宝九年(750),罽...(杂语)如来之权谋,巧协于时机也。灵芝弥陀经疏上曰:权巧赴机,行法非一。...【舌处】 p0633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舌处云何?谓舌,是味已正当能尝,及彼同分。...禅林用语。原谓基于道理,而不从人情;引申为依法而忘却人情。碧岩录第六十七则(大四八·一九七上):“梁武帝请傅...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之数论哲学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称自性谛、自性。数论学派将宇宙万...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闻慧, 从听讲开示、看佛经书而摒除邪见,建立正见,信因果,明因缘。第二是...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尊者从禅定起来后,就到恒河水边经行,看到饿鬼道的众生,每个...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可以从现在的结果来推论你从什么地方来。比方说你今生富贵,你...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全寺各殿堂举行普供法会。寺院两序大众按照供佛仪规,唱赞,称...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因果的规律真实不虚,讲人的生命有轮回的,轮回的对境是六道,...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 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
净土宗的修学特色,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一般的圣道门,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修持六波罗蜜而成就的。净土法门...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佛教承认有命运这一回事,但是佛教所认知的命运,并不是一...
纳得
【佛学大辞典】
上篇:纳帽 | 下篇:纳播 |
(地名)总指支那以西之诸国,别指印度。...
十无尽藏
狮子吼
上根
万法一心
尽是女身
显露秘密二教
悟空
权巧
舌处
党理不党情
冥谛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推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
饿鬼问前世因缘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佛经中关于观音菩萨身世的记述

把心灵的力量与弥陀的大悲愿力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