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的根器,指根性很敏锐的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如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又如本法与本相,心王与心所,同时并在而为一组织,互不相离者也。...【无瞋与不害差别】 p1085 成唯识论六卷五页云:谓卽无瞋、于无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自他差别识】 p0600 世亲释四卷二页云: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止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释四卷二...又作十门唯识。乃唯识之十种层次。华严宗对一切诸法认为皆由一心所现,故说万法唯识。其义有十种不同,即:(一)相见...禅宗公案名。为唐代雪峰义存禅师对于弟子鼓山神晏之能力表示赞许与信任之公案。据禅苑蒙求卷下记载,一日,鼓山赴大...(术语)众生之真心,识知精明,谓为识精。圆觉经曰: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地名)尸陀林之略称。...【粗恶语】 p1472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麁恶语?谓于他有情,起麁语欲乐,起染污心,若卽于彼起麁语方便、及于麁...【无明界】 p1045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无明界?谓三界无知,是名无明界。...梵语 sajsāra,或 jāti-marana。音译作缮摩末剌諵、阇提末剌諵。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工的学生,患了横纹肌肉瘤,这也是一种癌病。他已经在台大医院...我们学佛是以佛的心愿、佛的行为、佛的慈悲心来开发我们的心,以佛心佛愿佛行来转变我们的身,转变我们的心,转变我...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一说到食,一般人想到是我们吃的食物,这样理解是很狭窄的。食...师父,我来了昨日21时,印顺来到弘法寺后山本焕长老化身窑前,拈香,祭拜。昨夜,是印顺连续第四晚来为本焕守灵。 ...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 若见到僧团中有是非的事情,不得讥诃。谁跟谁好、...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定期组织印经、放生,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他都发愿努力去...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每天我们会有很多感受。有时候我们很快乐,有时候很痛苦,...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古人很早就对尊严做了很好的形象比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
上根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上座 | 下篇:上慢 |
【圆测】 名文雅,新罗王孙,二岁出家,十五岁入唐都长安求学,时为唐太宗贞观二年。在长安从法常、僧辨学习佛教经...
俱有法
无瞋与不害差别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
自他差别识
十重唯识
鼓山圣箭
识精
尸林
粗恶语
无明界
生死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怎样念佛才容易成就

佛教对「食」的定义
印顺大和尚:师父圆寂日正是12年前带我出家时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炒股障碍修行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