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俱生起之略。与吾生俱起之义。人之惑心之起,有二种,一曰分别起。二曰俱生起。若依邪师邪教邪思惟而起者为分别起。不假此三者对于境自然而起者为俱生起。此中分别起,其惑强,却易断,俱生起弱而反难断。因而于见道先顿断分别起之惑,次于修道渐渐断俱生起之惑也。唯识论一曰:“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同述记一末曰:“与身俱起,名曰俱生。后横计生,名分别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佛灭后百年时,付法藏第五祖优婆鞠多之下有五弟子,同时于律藏生五部之派别:一、昙无德部Dharmagupta,又...识无边处,梵名 Vijānānantyāyatana,巴利名 Viānacāyatana。为四无色界之第二。又作识无边处、无边识处、识无...【软品世间律仪】 p1387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然未能观所有过患,令不再...全一卷。唐代沩山灵祐撰。为灵祐之语录。全称沩山大圆禅师警策。灵祐鉴于当时修行者逐渐懈怠,威仪不守,遂作本书警...(喻)如来所训示的真理教法,因其教法能令众生获得解脱和涅槃。...【奢摩他支】 p1174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奢摩他支者:谓如有一、具尸罗住。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如是尸罗、具足住已...为韩国半岛之脊梁。属太白山脉,其主峰大青峰,海拔一七○八公尺,为山脉之最高峰。旧称雪山、雪峰山,为慕道者朝仰...(名数)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于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中,乃至知佛僧事人,有宝不得自取。若四月八日及大会供养时,浴像金银塔,及菩萨像。供...指佛、菩萨由大慈悲心所发救度众生之誓愿。又称大悲愿力。如阿弥陀佛之二十四愿、三十六愿、四十八愿,及药师如来之...梵名 Sūryavaj?a。释尊俗家五姓之一。释尊之祖称甘蔗王,相传其未经胎藏,乃由日照而生,故称日种。[大日经疏卷十...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禅师出生时,其母缪氏梦见观世音菩萨抱...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贪求名利,贪求财富,患得患失恐怕得不到,得到又怕失掉。 你...
虚云老和尚一辈子,重兴了大丛林,包括鸡足山,南华寺,涌泉寺,云居山,云门寺这些祖师大德的道场。虚云和尚建寺好...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那怎样才能免堕地狱、...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就是不往前去争取。当然佛法的思想比这个更深刻...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傅: 师傅!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
俱生
【佛学大辞典】
上篇:俱支曩 | 下篇:俱生法 |
【菩萨智等与如来智等差别】 p1135 瑜伽五十卷十三页云:问:一切安住到究竟地菩萨智等,如来智等,云何应知此二差...
五部律
识无边处天
软品世间律仪
沩山警策
甘露法
奢摩他支
雪岳山
四十品无明根本
捉宝戒知事人亦制
悲愿
日种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来的

施恩于人不可求

过去造了很多恶业,怎样消除这些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