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中,乃至知佛僧事人,有宝不得自取。若四月八日及大会供养时,浴像金银塔,及菩萨像。供养具有金银涂者,使净人捉。若倒地者,佐助捉无金银处;若涂遍者,裹手捉。若浴金银菩萨,使净人洗,乃至使净人持;比丘佐助。若已先捉,不得后放。”(事钞记卷二五·二○·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后善】 p0879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疑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根本烦恼心所之一.对真理怀疑不定,曰疑。《成唯识论》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漏,烦恼之异称。诸漏,即诸烦恼。总摄三界诸烦恼,称为三漏。法华经卷一序品(大九·一下):“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嗢尸罗】 此云茅香根。...子题:归依佛无上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诸众尊、归依佛两足尊、归依僧众中尊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归依佛下,...(经名)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欲界中的有情,为六道众生之一,思虑最多,因过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指千手观音。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载,观世音菩萨于过去闻广...又作奠汤。点茶之外,有点汤。为佛、祖或大众点汤,称为点汤。汤有米汤、七香汤等多种。[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分析诸事物而观空性之智,称为析智。为小乘之智。法华玄义卷三上(大三三·七一○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本生)有一阿练若处于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灭之。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还白佛。佛言可以我...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种积蓄,是别人可以夺得去、自己带不去的东西。 第二种积蓄,...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有及时问到,我代表几位学佛人士问的。就是说如果本人吃素,而...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能自控,或许因此而耽搁一生。今总结著邪之因如下: 一、克期...
捉宝戒知事人亦制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捉宝戒犯缘 | 下篇:捉宝戒缘起 |
(术语)日天子宫殿也。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曰: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乾陀山。是日月宫...
后善
疑心所
诸漏
嗢尸罗
三归加语无非叹德
佛本行经
人
五八尊
点汤
析智
火神救雉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八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唯识学的因缘观
真正的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