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恶事为佛道之缘也。盖对于佛果菩提则恶为逆缘,善为顺缘,对于生死苦果,则善为逆缘,恶为顺缘。总之违逆固体之果性者,皆逆缘也。楞严经六曰: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然通常所论之顺逆二缘,为对于佛果菩提者,逆佛道之道为逆缘,顺佛道之道为顺缘。而顺逆虽异而其结缘佛道则一也。因之顺逆二缘共欲济度。是佛道之本意也。止观五上曰:“因缘有逆顺,顺生死者,有漏业为因,爱取等为缘。逆生死者,以无漏正慧为因,行行为缘。俱损生破惑。”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多闻比丘,闻诵经典,虽多而不并行修行者。二、寡浅比丘,读诵经典虽少,而专心修行者。...(术语)佛教以释迦如来为根本之教师,故称本师。其余曰受业之师。史记乐毅传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暂时转】 p1340 显扬八卷三页云:暂时转者:谓乃至有情未成熟未解脱,诸佛如来,化转不息。...【非心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非心法云何?谓十一处。...于禅宗,指参于僧众静思坐禅之长老。或指一山之住持。或指清静寺院之主。[黄檗清规迁化章] p6358...谓远离诸法相之寂静状态。依法华经卷二信解品所说,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亦无灭,无大亦无小,无漏亦无为。维摩经...(书名)二十卷。宋释普济撰。其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勖天圣广灯录,释维白建中靖国续灯录,释道明联...【五识有寻伺】 p0271 俱舍论二卷五页云:五识有寻有伺。由与寻伺,恒共相应;以行相麁,外门转故。...【诸缠断】 p1345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一、诸缠断。谓由四种对治故;远离现行诸烦恼缠。四对治者:一、散乱对治,二...【等愚】 p1118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等愚者:谓于三受,起愚痴故。...【阿罗伽】 此云欲,希须为义。五情之所欲,是名五欲。大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欲求之不已。此五欲...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要布施一个东西,有能布施的我和所布施的对方,中间有布施之物...
静虑三品者,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前面的四种功德,都是一种散乱的状态,这个地方的功...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恶心起,百万障门都开了。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能转不能转...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时候,尚且不踏生草,作为一个生草它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却充...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佛经上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思就是说,修行的人、学佛的人、修善法的人,不要放弃任何细小...
问: 我们听说往生的关键是清净心,只要心清净,哪怕是念《玫瑰经》,念《古兰经》,也能往生。那么请问往生是靠信...
逆缘
【佛学大辞典】
上篇:逆路伽耶陀 | 下篇:逆谤 |
即指肉身。又吾人之心性、吾人之一心乃秘藏于身中者,故佛书中多以“秘在形山”一语指吾人之心性。从容录第九十二则...
二种比丘
本师
暂时转
非心法
静主
空寂
五灯会元
五识有寻伺
诸缠断
等愚
阿罗伽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静虑能得三种功德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不可将心待悟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