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众生也。三、见无上,以正戒正见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智无上,具四无碍智也。五、神力无上,如来神通之力,不可思议也。六、断障无上,断惑业苦之三障也。七、住无上,住于大寂灭定也。见菩萨地持经三。梵 Sapta-anity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根各于四事增上】 p0285 五事毗婆沙论上七页云:问:何根于谁,有几增上?答:五根各于四事增上。一、庄严身。...(杂语)即五根中一或二三等缺减不具者。见往生论。...(名数)喜,怒,哀,乐,爱,恶,欲,之称。...隋朝开皇十二年(592),文帝敕选二十五位高僧,组成名为二十五众之教化机构,欲以佛教作国策之一环。当时僧璨任二...【大圆镜智】 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即证得佛果时,此时第八识...【一福量】 p000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七卷九页云:如是百福,一一量云何?有说:若业、能感转轮王位,于四大洲...【身念住】 p0676 法蕴足论四卷八页云: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于彼外身...(杂名)以珍宝所造之佛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宝像及画像。...【诸善对治】 p1347 瑜伽五十五卷七页云: 云何建立诸善对治?由十五种,谓厌患对治故。断对治故,持对治故,远分...位于四川成都。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创建于唐代,玄宗赐额“大圣慈寺”。多次毁于兵火,今所存者为清代之建筑。 p876...指天台宗在中国的传承,即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八大人觉经...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身如同天时,四季亦历历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的...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样才能过好父亲节,来报答父亲的养育深恩呢?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形式当然是多...
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很多普通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由于灾民实在太多了,公粮有限,单靠政府救济解...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十三年前,我忽然间,听说母亲故去的消息,我无限地感伤、悲...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相违,愿力不够,定力不够,如何行持?请法师慈悲开示。 宏海...
先说愿不切 蕅益大师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莫若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信的决,愿的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七种无上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种立题 | 下篇:七种无常 |
又作回祭。与“回财”同义。即先报请库司营办祭食,事后再偿还其费用者,称为回祭。敕修百丈清规卷六亡僧条(大四八...
五根各于四事增上
根缺
七情
二十五众
大圆镜智
一福量
身念住
宝像
诸善对治
大慈寺
东土九祖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佛教徒如何过父亲节,报答父亲的深恩

范仲淹的另类救灾方式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