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见道以后之圣者,分七种。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四十二曰:“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闻(能闻正教)、惭(自分有惭)、愧(于人有愧)、舍(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涅槃经十七曰:“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二卷法句经上曰:“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维摩经佛道品曰:“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报恩经谓人生世间。祸福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能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口舌皆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资用成佛。故名。梵Saptadhana。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静处 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若闲静处,即村外静地也。”(含注戒本卷上·六·四)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一丈六尺以上之巨大佛像。又作大像。材料多为岩石、金属,或木石塑漆等。依高僧法显传所载,北天竺陀历国有高达八丈...【如所知义】 p0577 显扬五卷二页云:如所知义者:卽于杂染清净法中,真如实性。是名如所知义。此复七种。谓流...(术语)佛之身量无边际也。西域记九曰: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长丈六,常怀疑惑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杂语)译曰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七曰:梵云哦哆也,是名为行,行谓去来游进不住之义。Gatayaḥ。...(术语)在禅门为悟之对照而出之圆相也。有圆相之商量者,自慧忠国师始。传灯录五曰:师见僧来,以手作圆相,相中书...【婆罗门】 普门疏云: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曰:秦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术语)佛心也。无量寿经下曰: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名数)出于名义大集一六七。...【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p0752 瑜伽二十三卷九页云:云何名为于食防护所作过患?谓所作业,若得谐遂;为护因缘,...梵语 ?akrābhi lagna-mani-ratna。又作释迦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胜摩尼宝、毗楞伽摩尼宝珠、毗楞伽宝。释迦毗楞伽...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佛说出家功德经...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候,你忽然发了菩提心,按照佛法真实地去修行,你的心跟佛法相...
印祖说他刚出家的时候,在做照客的时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晒经嘛,在晒经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本残本的《龙舒净土文》,...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讲的题目是《做人与做事》。首先说怎样做人。 在汉字里除了一字最简单...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家的、在家的,就好像是交通规则...
七圣财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七圣 | 下篇:七微 |
【受蕴差别】 p0728 显扬五卷八页云:差别建立者:或立一受。如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或立二受。谓身受,及...
闲静处
大佛
如所知义
无边身
哦哆也
一圆相
婆罗门
圣心
八十一龙王
于食防护所作过患
释迦毗楞伽摩尼宝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心可以转业

印祖念佛治眼疾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针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古代名士专修净土的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