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梵音Viśvāmitra,纪元前六世纪顷之人。释尊幼年时师事之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浙江四明人,俗姓竺。生卒年不详。初学天台,继谒雪窦重显而改参禅学。其后,往湖南潭州云盖山...【假】 无实体之意。方便之意。乃真、实的对称。并无实体而仅有其名者,称为假名有;不直接就实体而假运想念,称为...又叫做根尘识,即六根、六境、六识,合之便是十八界。...【太子与诸释捔艺处】 p0389 西域记六卷十一页云: 城南门外路左,有窣堵波。是太子与诸释角艺射铁鼓。从此东南三十...(术语)回恶心而向善心披陈往日之非而悔过也。...(术语)无明为根本,生无量之惑业苦,故称之曰藏。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系收集唐代荷泽宗之祖神会法语之书。完本今散佚不传。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所收之“洛京荷泽神会大师示众”,及同书...梵名 ?vetāmbara。印度耆那教派别之一。以其教徒穿着象征廉洁之白衣,故有此称。然佛教徒则有称其为白衣外道者。据...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得道成佛后第一次讲法(初转法轮)处。又名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无倒性非颠倒性】 p1085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页云:由如实智,依处性故;名无倒性,非颠倒性。...(术语)于过去佛所,尝闻大乘实相之教,譬如毒,今值释迦之说醍醐经,其毒即发,断结惑之生,谓之醍醐杀人。如涅槃...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十小咒...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起码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对于名闻利养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却把他当仇人看,对方不帮我们忙还好,帮了忙之后...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脱死。...
【原文】 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谓天所命令,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善恶之果报耳。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成为吃喝玩乐的功利主义。相反的,如果有了禅定...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百位乞儿为得饱食一餐,也前来听佛说法。 这群乞儿接受一段时...
过去佛在舍卫国游化时,有一年夏安居,波斯匿王发心要每日以上好鲜乳来供佛斋僧。因此下令敕集诸牧牛人,在夏坐安居...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每当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
毗奢蜜多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毗提诃 | 下篇:毗岚 |
【平等性智】 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十地的初地入心,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此时第六识转为下品的...
仁勇
假
根境识
太子与诸释捔艺处
回心忏悔
无明藏
神会语录
白衣派
鹿野苑(Mrgadava)
无倒性非颠倒性
醍醐杀人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圣严法师《知恩报恩为先》

仗佛慈力,于此了生死大事

天岂有厚于彼,而薄于此之命令乎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不要小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