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苦之觉想。八十华严经二十四曰:“永除苦蕴,永断苦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Devaputra,译曰天子。见求法高僧传上。...(术语)一大事之因缘也。言佛出现于世而说法者,为因一大事之因缘也。云何为一大事?总言之。则转迷开悟也。别论之...(人名)唐弘福寺智首,为四分律宗之祖,南山律师之师也。作四分律广疏十二卷。见续高僧传二十二。...【我见不缘实我】 p0650 成唯识论一卷四页云:又诸我见,不缘实我。有所缘故。如缘余心。我见所缘,定非实我。...【十一法】 p0104 品类足论六卷二页云:有十一法。谓有漏色、无漏色、有漏受、无漏受、有漏想、无漏想、有漏行、无...(术语)Abhisaṁbuddha,译曰现等觉。佛成正觉也。玄应音义三曰:阿惟三佛,此言讹也,正言阿毗三佛陀。阿毗,此译...梵语 ?aiksa-a?aiksa,巴利语 sekha-asekha。“学”与“无学”之并称。学,即有学,指虽已觉四谛之理,但因未断烦恼...梵语 ?āstr,巴利语 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本事经作三种大师:(一)如来,...梵名 Visuddha-mati。音译尾戍驮摩帝。相当于大日经密印品之生念处菩萨。不空罥索经卷九载,形像为左手持莲华,莲台...【九种正行】 p0092 瑜伽七十二卷二页云:复次菩萨有九正行,依于自义及与他义。一、于生死正行。二、于有情正行。...(术语)魔道之忍行也。如为他畏而修忍辱。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中略)行于魔忍,为畏他故。...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八大人觉经...(龙藏本)...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让大家能在学习大乘正见方面得到真实的利益,我想对显密学会般...
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被阿弥陀佛的愿力光明之海托起来的,只要有大的手段割断牵缠,打开尘网,直下念佛,我们就安立在...
地球上的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在白天的时候活动,夜晚的时候潜藏。这是自然规律,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了。这四个偈子,我把它作了一个概括: 第一个偈子多闻工艺...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切记!你不是为了得到而禅坐,而是为了舍弃。我们不是以欲望来禅坐,而是为了放下。如果你想要任何东西,你永远有...
学佛的人,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所谓尽本分,就是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顺,主仁仆忠。这八种事,一个人都...
苦觉
【佛学大辞典】
上篇:苦类智忍 | 下篇:苦蕴 |
【[馬*犬]都】 此云界。百法疏云:界是因义。中间六识,藉六根发。六境牵生,与识为因,故名为界。法界次第云:...
提婆弗呾罗
大事因缘
智首
我见不缘实我
十一法
阿毗三佛陀
学无学
大师
清净慧菩萨
九种正行
魔忍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好德的重要性

对在家居士的一番苦口忠言

以正念的心态来执持弥陀名号

熬夜对身体的损害

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泰国高僧阿姜查大德的精彩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