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作阿娑婆那伽三摩地。定名。数息观也。金刚顶经疏二曰:“阿娑颇那伽者,旧经云:初依瑜伽安那般那,系念修习,不动身体,亦不动支分。名阿娑颇那伽法,安那般那,亦云何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谓数息观。”金刚顶经一曰:“阿娑颇那伽三摩地。”秘藏宝钥下曰:“阿娑婆那伽三摩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于因位之昔,见苦恼之众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术语)四部之阿含经等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为论藏。此三藏之根本皆佛说,于佛入灭时分部...(杂语)所贵在于得其意也。文句一上曰:贵在得意,不烦笔墨。...以人体之血脉相连比喻师资(师徒)之法门相承。故师资相承,授受十念之法,称为十念血脉。(参阅“血脉”2551)p44...【我执五失】 《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我执有五种过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裹脚之布条,旅行时用之。又作行缠、胫衣、胫巾、护[足*(傅-亻)]衣。俗称脚绊。禅林寒天时用以御寒,行路时则用以护...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非亲尼衣戒二十四。凡僧尼位殊,理无交涉。无缘取与,尚涉讥疑;况交致染?容坏...密教为调伏而修六字经法时,捻合十四条白丝,并诵真言,祈愿将怨敌、恶病等结缚之而不令生起的一种咒法。祈愿成就后...【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p1205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所生分别。云何名为非...释词者,谓诸菩萨所行布施,所以名施波罗蜜多者,谓由大施故离过故离垢故,名施波罗蜜多。大施者,尽舍一切内外事故...(名数)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龙藏本)...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为他建筑富丽堂皇的精舍、听信他的谗言外,每天还会供养很多美...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职,流动率似乎很高。有时有人刚到一个新的单位没多久,就感...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不到幸福。想得到幸福,从内心里头要有【安详】两个字。要能够...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初发心的同参要向古人学习,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要求对方怎么样,而应该退一步想一想自己为对方...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不管是利根、钝根都适合。这是如来为了使上自圣贤,...
阿娑颇那伽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娑摩补多 | 下篇:阿耆多 |
梵名 Dharmatara dhyāna-sūtra。凡二卷。东晋佛陀(驮)跋陀罗(梵 Buddhabhadra,意译觉贤)译。又作达磨多罗禅...
佛愿生起本末
小乘三藏
贵在得意
十念血脉
我执五失
脚絣
与非亲尼衣戒制意
结线
爱非爱及俱相违分别
释词
四种往生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把心安住在向往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