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弥陀本愿之谓也。生起者,生即起,谓佛愿之因之起源。弥陀于因位之昔,见苦恼之众生以大悲心起愿行,故佛愿之生起,为众生流转之苦相也。本者,因位之本愿修行;末者,果上之名号也。或云本者,第十八愿;末者,余四十七愿也。又云本者,真实之第十八愿;末者,方便之十九、二十愿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瑜伽修】 p1244 瑜伽二十八卷十四页云:云何瑜伽修?谓有二种。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如彼卷十四页至二十...【善知心住】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佛名)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界名)阿鼻之猛火烧人,故曰阿鼻焦热。...【九识义】 唯识三系的地论宗、唯识宗各立八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人名)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名数)谓大小乘各经律论也。...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杂语)Nāman,又作娜么,昙么。译曰名。俱舍光记五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离生喜乐】 p1426 瑜伽三十三卷九页云: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1878~1953)我国近代僧。福建古田人,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以字行。生于清光绪四年。幼失怙恃,十九岁至鼓...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周末,与父亲一同去登山。我们走到了山腰,便坐在凉亭里歇脚,悠闲惬意地欣赏着山间景色。 不远处,一位跛腿的男人...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对我们的父母、祖先要孝顺,也要把这一念的孝顺推广到其他的...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在他们的耳边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助其往生,有功效吗? 大安法...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借着这个频道,借着网络呢,跟大家在这里结这个吉祥的因缘。本...
《集颂》:1、他来求法怀嫌恨,恚恼嫉妒不施法。或作变易染违犯, 2、怠情不施犯非染。 3、身病或法未通利,方便调...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
一支香,青烟袅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成为了人和佛交流的媒介。烧香是佛教弟子礼佛、敬佛、修行的一项重要内容...
佛愿生起本末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陇 | 下篇:佛宝 |
正直的言语。圣言有四种,即:言不见为不见、言不闻为不闻、言不觉为不觉、言不知为不知。...
瑜伽修
善知心住
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阿鼻焦热地狱
九识义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三藏
引发如是等功德
那摩
离生喜乐
圆瑛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来求法不施予

佛教法器简介
弘一大师的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