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非自然之法,而为依于他之因缘而起之法,是曰依他法,亦云依他起性。三性之一。成唯识论八曰:“由斯理趣,众缘所生。心心所体,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胎藏界中台八叶四佛四菩萨四智四行之智印也。见悉昙三密钞上。...(437~495)南齐南阳涅阳(河南镇平县南)人。字灵预,一字德明。世居江陵。父祖皆以学行闻名。性高洁而好学,聪...【眼等及眼界等四句分别】 p1001 瑜伽五十六卷九页云:问: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答:应作四句。或...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敦煌石室藏卷被发现后,经各国学者作有系统之整理、探讨,渐形成“敦煌学”之研究风气。...(杂语)Suputri,译曰善女。见本行集经五十二。...【根胜劣智力】 p0923 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日僧空海将众生发菩提心之过程分类为十种形式,而创倡“十住心”之说,其后宥快着秘藏宝钥钞,提出横竖之二双四重十...(书名)二十卷之疏及十四卷之义释,皆为善无畏三藏解释本经七卷中前六卷之经文者,其第七卷为说供养本经所说诸之次...【圣慧】 p1226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此有学慧、是无漏故;圣相续中而可得故;名为圣慧。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一)真如之理体远离一切迷情所见之相,杜绝“有、空”之相对,故称真空。如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空真如、唯识所说之二空...又作三不三信。为我国净土宗大德昙鸾所揭出。三信指淳心、一心、相续心。往生净土,须具足此三种信心。(一)淳心,为...八大人觉经...(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我昨晚上听到你们都在念佛,念得很久、很诚恳,这是很难得的,这种精神很不错。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讲一讲念佛...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在自己家吃好,再去别人家里,然...问: 印祖在一篇文钞中这样开示:倘有余力,诸大乘经,不妨随意受持读诵,当以志心受持为本,且勿急欲洞彻其义理为...
【原文】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
这就不是世间人的经验常识了。比如跑步,不快跑就已经有速度了;还没有行走就已经到达了。一般世间常识告诉我们,只...
我们抉择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择到一切由因缘造作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回到具体的现象上来,像功名、富...昙翼法师是浙江余杭人,最初依庐山慧远出家,后往关中求学于鸠摩罗什。几年之后,他又东还会稽,入秦望山结庐而居,...
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大陆现在有...
依他
【佛学大辞典】
上篇:依正二报 | 下篇:依他自性 |
【持戒能擅名誉】 p0850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持戒能擅名誉?谓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罗、及贤善法;乃至...
八印功德
刘
眼等及眼界等四句分别
敦煌变文
苏弗窒利
根胜劣智力
曼荼罗种姓十住心
大日经不思议疏
圣慧
真空
三信三不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惟贤长老《念佛与悲智兼修》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是否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

文殊普贤,指归念佛

感应上了就很容易,感应不上就很难

造恶削减功名,行善增长功名
普贤化美女 考验僧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