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涅槃经三十二曰:“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由迷悟之心,行有漏无漏之业,则得十界之果。十界者,即十法界。合四圣六凡,是为十也。法界之义有多种,约二义能释...(术语)接取引导人也。观无量寿经曰:以此宝手接引众生。...(名数)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论二曰: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四种怨障,...【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p0066 成唯识论三卷十三页云: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一、先不记故。若...【体相】 体与相的并称。本质不变而为差别现象所依者谓之体,依于体而外现之差别现象谓之相。因为体者,为一、绝对...(术语)幽界之精灵也,六道众生不可眼见者,皆为幽灵。人命终已后,其形体不可见,故谓之幽灵幽仪等。道宣律师感通...【自增上】 p0596 如三种增上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六卷七页云:自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说:有诸苾刍、居阿...【死】 p0618 谓由寿量极故而便致死。广如瑜伽一卷十三页至十五页广释。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死者...又作内经、内教。指佛教之经论书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称外典。大智度论有“习外典如以刀割泥,无所成而刀自损”...梵语 caksur-vijāna,巴利语 cakkhu-viāna。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即僧籍簿。又作床历。床,指僧堂中之床;历,指记载僧侣履历资料之名册。于禅宗,僧堂中之床位多依照众僧戒腊之深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有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的工作顺利,甚至事业做得也还平顺,生活范围相当广阔,但是内心世界或行为模式却总是像受到...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问: 佛法中提到病由业生,业由心生,心念与疾病的关联为何?要如何善调身心? 中台禅寺答: 所谓过去因,现在果;...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某日,一位婆罗门来到阿难尊者的处所,彼此问讯后,退坐一旁...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 此外,出家人还会有两种...
问: 如果一个师父能转世的话那么这个师父转世后小的时候对于他前世的事情是不是都知道呢?如果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
一解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钵 | 下篇:一微尘 |
(譬喻)菩萨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欢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经五曰:一切如来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萨行舞。...
十界为果
接引
四障
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体相
幽灵
自增上
死
内典
眼识
床历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推荐】圣严法师《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生死轮回的根源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如来禅与祖师禅
心念与疾病有何关联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