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禅林之语,教道之方便,为佛事门,又云庄严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慧德处是谓由于听闻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实德处是谓有了大智慧才能见到真谛的空理...(术语)得物也。获与得字同义,教行信证三所谓:获得信乐者,自如来选择之愿心发起。是也。...【相分】 心法四分之一,即自心体上变现出为见分所缘的境相。此在唯识学上、摄尽一切所谓客观的现象。心识是能缘虑...又作料拣、了简、量简、量见、料见。指善能分别选择正法。盖此语散见于诸家之章疏中,但用法、含义则不同。 (一)以...(术语)不同之论义,有反于正法与杂多之二义也。杂阿含经三十四曰:给孤独长者,于外道精舍,伏彼异论。成实论二曰...位于福建福州九仙山。原为唐末天祐元年(904)琅玡王王审知所创建之七层塔,初称报恩定光塔,后梁开平(908~910)...梵名 Dharmaraksa。又称支法护。西晋译经僧。音译作昙摩罗刹、昙摩罗察。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岁出家,师事竺...【半择迦】 此云变,今生变作。...又作香篆。做成篆文形状之香。古时,丛林中常烧此香以测知时间。 p4011...(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不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 p0344 瑜伽八十九卷十四页云:复次于现法中,不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者,彼先造作恶不善业...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问: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慧律法师答: 堕胎如果已经产生事实,要好好求忏悔,佛教还是有解决之道的,比如...有一天,一只鸽王率领着部下五百只鸽子,到御花园去找食物,不巧被国王看见了。 国王贪图鲜美的鸽肉,便命人张网捕...颜光衷说天底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纵然有不孝的人,说他孝顺就高兴,说他不孝就发怒,并且感到羞愧。凭此天赋的良知...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谈的是第二种人,在唯识学对治的瞋恚,是对...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慢慢地好像没有信心了。请问如何生起真实的不会退失...
居士们的心都是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好像有千斤重担一样。有哪些事情放不下呢?有的放不下家务,放不下...
刚开始修学佛法,我们当然攀缘外境了,我们攀缘佛菩萨的圣像,所以我们皈依三宝,我们攀缘苦恼众生,所以我们生起慈...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决?社会上许多人除了意见不同,还各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意见才...
佛事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事 | 下篇:佛宗 |
(杂语)又作机嫌。讥嫌者,谓他人之讥嫌也不为他人讥嫌之事,谓之护机嫌。起信论曰: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
四德处
获得
相分
料简
异论
万岁寺
竺法护
半择迦
香印
登地
不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如何解决堕胎所带来的困扰
鸽王
几种不孝习气的养成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放下心中千斤重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