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蹄者罤也。罤者网兔之具。以譬言语之诠义理。作蹄者误也。唯识述记序曰:“息诠辨于言蹄之外。”起信论义记上曰:“绝言象于筌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三髻罗刹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刹,六...【随眠总有二种】 p1369 俱舍论二十卷一页云:论曰:且诸随眠,总有二种。一者、自相。谓贪瞋慢。二者、共相。谓见...日本佛教用语。与“本寺”相对称。指别院,即本寺所属之寺院,在日本江户时代本末制度确立以来,末寺之性质方才固定...(术语)不变真如比水,随缘真如较波。此波有二,根本无明为缘,搅乱平等一味之性海,而作善恶之业,感苦乐之果,升...(地名)即尼连禅河。水经注曰:佛尝浴尼连河。法苑珠林曰:尼连河里,非有垢而除。...禅宗公案名。乃叙述唐代黄檗禅师与其法嗣临济义玄之机缘。临济录行录(大四七·五○五中):“师因半夏上黄檗,见和...【四证净次第】 p04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卷十四页云:问:何故世尊先说佛证净,乃至后说戒证净耶?答:若作是说:随...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双方不共许(同意、认可)之同品,其为立者所许而为敌者所不...自己变化五尘,而自娱乐,故名化乐,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即一般所说之放屁。佛制戒律之僧众威仪法中,亦制有下风事法。昔时佛陀住于舍卫城,有不守律仪、多行恶事之六恶比丘...“所信”之对称。指能自动生信者,即相对于被信仰者而言。例如产生信仰之主体(信徒),称为能信;成为信仰对象之客...准提咒持诵仪轨...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一、要有求学的志向 当代青年僧伽应有的职志是什么呢?第一,要有求学的志向。因为佛教修行的过程分开来讲是四个方...
修道要反过来。世间人认为,我一直为自己努力,我就可以得到。但要修道,刚好相反,先学会为别人时,自己什么都不要...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陀佛普渡十方众生离苦得乐,为何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
耻,德之基也。耻是恥的俗字,这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耳字,右边一个心字,就是你闻到了他人说的过失,心里有所感...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而佛门中人,互道的则是恭禧发七圣财。此财非彼财。有了佛法之七圣财,不只...
言蹄
【佛学大辞典】
上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下篇:言断 |
袈裟之一种。以鸟之羽毛所制之法衣。[四分律开宗记卷六](参阅“袈裟”4784) p4283...
八大观音
随眠总有二种
末寺
随缘真如之波
尼连河
黄檗看经
四证净次第
自同品
化乐天
下风
能信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当代僧伽的职志

多为别人想时,业障就消除了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佛的三身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