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卷一页云:论曰:且诸随眠,总有二种。一者、自相。谓贪瞋慢。二者、共相。谓见疑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鬼神魔有三种: 一、精魅 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杂名)药名。正名阿罗底蓝婆Ratilambha,译曰得喜乐。涂身去患得喜之义。见华严探玄记二十,慧苑音义下。...(术语)八智之一。断三界见惑时,观欲界苦谛,而其断已之解脱道智也。俱舍颂疏二十三曰:缘苦法故,名苦法智。大藏...(名数)一、财悭,吝惜财物,见诸穷困不肯惠施者。二、法悭,悭惜佛法,不肯教导他人者。见地持经三。【又】一、有...唐代僧。蒲津人,俗姓郭。素以传讲为事,诲人不倦。德宗建中二年(781)应吐蕃王庭之请,与文素入藏讲译佛经。贞元...(术语)文殊就观音之耳根圆通,举三真实而称赞之。一、眼不见障外,乃至意乱而不定。是通真实。二、十处打鼓,同时...子题:对僧自恣云见罪忏悔、对首心念自恣云清净、对首心念自恣二法俱须体净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 对僧自恣...(明王)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本地为阿弥陀。三面六臂。乘大白牛。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阎魔尊,六足尊等。...(一)即甚深微妙之心印。又形容透过不可思议而绝对之感受,经由身与心之全面来实证之境界,称为妙印当风;盖以此一境...【学等三法】 p1381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三页云:复有三法。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蕴。学法云何?答:学五蕴。问...人死之后,尚未投生,于中阴中,就能了知他将来投生之处了。...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什么东西呢?般若就是一切生命的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共相。假...
编者按:值上传下印上人示寂百日,传印长老嗣法门人并侍者性然法师将长老晚年事迹及往生过程详尽口述,并由宗性法师...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灾救难等, 谓之助道, 此须按己力之所能。若无其力, 或以言指迷...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认为对了一半。就是说你在修一个法门,如果你只是想生起善根,...【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有一位名叫夜输的贵族子弟,颜貌端正...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们不远,那更贴近地说,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诸佛如来...
随眠总有二种
【法相辞典】
【随眠总有二种】 p1369
上篇:随心法转 | 下篇:随顺缘住缘起论 |
(术语)为识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识也。...
三种鬼神魔
阿蓝婆
苦法智
二见
良秀
观音圆通三真实
自恣三法词句不同
大威德明王
妙印
学等三法
中阴了生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性然法师:恩师传印上人晚年潜修净业及往生侧记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佛教小常识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