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羯磨戒师,简称戒师,即授戒时读羯磨文的师父,为授戒三师之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意。详称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又作欣厌、欣净厌秽、厌秽欣净、厌离欣愿。因三界六道为充满众苦之罪...(术语)愿生偈之异名。以是为往生论之本偈故也。...(一)梵语 svabhāva, sva-laksana。指自体之本性。法相家(唯识家)多称为自相。即诸法各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术语)心识由缘而生,毕竟无实如幻也。圆觉经曰: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净计不净见】 p1003 大毗婆沙论八卷十七页云:若净不净见、于五见,何见摄?何见所断?答:邪见摄。此有二种。若...谓对事物具有特殊之见识,或指具有特殊见识之人。又作具眼睛。禅林中,对能透见宇宙之原则,及一切现象之实相者,称...晋代僧。为晋代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缘会宗”之代表人物。敦煌人。自幼即孤,年十六出家,师事于法兰。当时大德竺法护...(杂语)以坐禅工夫为专,而暗于教文之义理者。...梵语 sajvara-?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律仪戒、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摄,摄尽、总摄之意。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种戒...又作六法师。于妙法能自行成就,又能以妙法训导他人者,称为法师。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即:(一)信力故受,信指信...(名数)七种之陀罗尼也。为尊胜陀罗尼,宝箧印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光明真言陀罗尼,随求陀罗尼,众陀罗尼,十甘露...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是每个人与阿弥陀佛的缘分不一样。所以表现各不相同。南无...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土的方法。有些人说:我的根器不行,不能修十大愿王,怎么办呢...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王辉在上大学的时候,和阿梅相爱,两人感情很好。毕业时却因为一些误会,两人分手了。 几年后,王辉经人介绍认识了...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
2009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克小镇,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从四面八方自发而来的人们排成了...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
羯磨阿阇梨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羯磨僧 | 下篇:蕴处界 |
种种生灭,尽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种相,谓有漏果报四相。即苦、空、无常、无我,有漏之果报...
厌欣
论偈
自性
幻心
净计不净见
具眼
于道邃
暗证
摄律仪戒
六种法师
七陀罗尼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夫妻之间多留一些空间

求地藏菩萨满愿快,是什么原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