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我。凡夫执著五蕴假合之身为我,其实那是“假我”,要像佛那样具有八大自在的我,才是“真我”。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缘有漏无漏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彼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质,亦通无漏;名缘有漏无漏烦恼。...【自性圆成实】 p0600 世亲释四卷十六页云:自性圆成实故者:谓有垢真如。...(418~514)南朝僧。又作宝志、保志、保志。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金城(陕西南郑,或江苏句容)人。俗姓朱。年少出...圆融诸法顿速成佛的意思。诸法本圆融,一法圆满一切法,若一念开悟,便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这是天台宗的宗旨。...迦腻色迦,梵名 Kaniska。又作罽腻迦王、罽腻伽王、坛罽腻吒王、割尼尸割王、迦腻瑟吒王。古代印度犍陀罗国(月氏国...邬波索迦。有五学处。何等为五?乃至命终。远离杀生。是名第一。乃至命终。离不与取。是名第二。乃至命终。离欲邪行...【乐闻语】 p1308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乐闻语者:引法义故。...谓声闻之人,畏怖世间生死轮回之苦,乐着涅槃,反为证佛果之障碍。涅槃宗要(大三八·二四六上):“声闻畏苦,障于...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规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说界,即是...(术语)Śramaṇa,又作室罗摩拏。...Buhai 佛教戒律和行持的一个原则。原意为不杀生或不伤害,即对一切有生命的物类不加伤害。不害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主任等,他们几个热心的佛门在家居士创办的。当初总觉得,他们...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王子,名悉达多。悉达多太子年满八岁即开始学习,教授太子的是两位在当时极负名望的老师,一位叫...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微笑,是拈花一笑,那么,世上最美的音声,就该是阿弥陀佛了!长夜漫漫,是谁为世间燃起法炬?业...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知道我们身在何方,同时也要知道心归何处。所以说在人...《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要堕落地狱的人,临命终时有十五种现象: 一、对于自己的丈夫、...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失。因为常常在定中,故能无过。 刘明有这样一个朋友,性情暴...
【猪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牡而去势曰。生江南者,谓之江猪,唯肉无毒。多食闭血脉,...
真我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真心 | 下篇:真观 |
(地名)灵鹫山之异名。又云鹫头山,鹫台。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鹫峰。梵言姞栗陀罗矩吒Grdhrakūṭa山。此云鹫峰,或...
缘有漏无漏烦恼
自性圆成实
宝志
圆顿
迦腻色迦王
邬波索迦五学处
乐闻语
声闻畏苦障
四法界
室啰末拏
不害(ahimsa)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真正的拥有

业海茫茫,谁为众生擎起慈航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