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观察照了一切的事理为“慧”。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八智之一。断三界见惑时,观欲界苦谛,而其断已之解脱道智也。俱舍颂疏二十三曰:缘苦法故,名苦法智。大藏...(术语)涅槃曰断果,菩提曰智果。以菩提为佛智,由因地修行而生之妙果也。...(杂名)神佛之形像,雕刻图画者,灵者以名灵验之德。释门归敬仪中曰:谛惟形聚,但见尘丛,举目澄清,无非灵像。...水吉祥,梵名 Daka-?rī。又称大水吉祥菩萨。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外列上方(东)第五位之尊。密号润生金...全一卷。明代传灯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为撰者采用诸经论之要旨,阐明净土之生、无生。总分十门:一真法界...(流派)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法苑珠林》一百卷,唐释道世撰。释道世字玄恽,当时因为避免和唐太宗同名(世字),所以通用玄恽这个名字。他俗姓韩...指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徒。又称虚妄僧、荐僧、菰僧、普化僧、莽蓾破裸、暮露、梵论、梵论子。因普化宗奉马祖道一之...禅宗公案名。又作翠岩眉毛。五代之翠岩(岩)禅师于夏安居之最末一天,以一夏以来为同门说法,或许已触犯佛法,而问...【示现善不善无记法】 p0530 集论二卷十一页云:复有示现善不善无记法。此复云何?谓佛及得第一究竟菩萨摩诃萨,为...即僧众。相对于外俗,故称内众。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下):“佛制毗尼,紏绳内众。” p1237...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在内,也就是具缚凡夫,被贪瞋痴慢疑、身边戒禁邪缠缚住,让你...心病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里不舒服,就是当我们的内心不能安静,不能止定下来。佛陀也曾开示:我们的心病有五大种类...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再布施乞丐。一次有两个小乞丐,一个是国王种姓,另一个是婆罗...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则左右逢其源。那么我们修学佛法当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研真穷...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於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常生气的人,身体都很健...
定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定散二善 | 下篇:定性 |
【下品善根补特伽罗】 p0237 瑜伽二十一卷十八页云:云何成就下品善根补特伽罗?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已能获得最初...
苦法智
智果
灵像
水吉祥菩萨
净土生无生论
瑜伽宗
法苑珠林
虚无僧
翠岩夏末示众
示现善不善无记法
内众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心病有五大种类
恶心的果报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第六意识是众祸之门,但也是众妙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