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弘济】 p0527 佛地经论五卷十页云:以胜一切声闻等故;救度一切诸有情故;长时积集福慧资粮所成满故;说名弘济。...毗首羯磨,梵名 Vi?vakarman。又作毗守羯磨天、毗湿缚羯磨天。意为造一切者。此天住于三十三天,乃帝释天之臣,司掌...【等分行】 p1119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六、等分行。谓于前世不习上品贪欲瞋痴。设有习者:复已修习彼对治法。是因缘...南朝刘宋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幼而好学,笃志经史、天文、算术。及长,精通佛理,兼究明毗昙,尤善解大涅槃经,...即左拳。释迦如来像有两胁士,左为表禅定之普贤菩萨,右为表智慧之文殊菩萨,因以智慧配于右,禅定配于左,故左拳即...(流派)密教之总名也。又别谓密教中之大日宗。大日经所说胎藏部之真言是也。以与金刚部之金刚顶宗相对。菩提心论心...烦恼梵语吉隶舍,贪欲嗔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烦以喧烦为义,恼以逼乱为义。谓喧烦之法,逼乱行者心神...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此外道计执一切众生之罪福皆为大自在天所作,非人之业报所招感。自在天喜,则众生安乐;自在天...(书名)具名大乘法苑义林章。法相宗慈恩撰,说大乘门之法相名数。七卷。因之而有七卷章之别号(日本续藏经作十四卷...【三身】 又作三佛身,身者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功德法之聚集称...亦名:毗尼四义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萨婆多云,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原文】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光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凡人都有七情六欲,当我们刚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里时,都会觉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后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经》...
问: 判断众生是否生西,唯一标准或标志是头顶热对吗?我所见闻的助念团队在宣说他们助念结果时,有的不说头顶热,...
原文: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
当知一经一咒一佛菩萨名号的修持,做一点点的善事,已经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了。 佛在世时,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有没有办法能很快培养出离心具足真信切愿? 大安法师答: ...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学佛的人尤其是刚授完戒的人想好好护持自己的戒律。面对这些小...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把他的父亲杀掉了。所以李源由于他父...
三藏十二部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藏法师 | 下篇:三白法 |
触者,依三和合诸根变异分别为体,受所依为业,谓识生时所依诸根随顺生起苦乐等受变异行相,随此行相分别触生。...
弘济
毗首羯磨天
等分行
僧含
禅拳
瑜伽宗
烦恼
无惭外道
法苑义林章
三身
毗尼有四义余经所无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念佛的利益超过拜忏水陆太多了
圣严法师:感同身受,就能放下执着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一切诸法悉皆如梦,修之何益

这种人已是过去种下深厚善根之人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把杀生的过程变成做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