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具名大乘法苑义林章。法相宗慈恩撰,说大乘门之法相名数。七卷。因之而有七卷章之别号(日本续藏经作十四卷)。关于本书之著述如下: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卷四卷七卷八,唐慧沼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四卷,唐智周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烦恼发业有三种】 p1194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烦恼发业、略有三种。一、相应发,二、亲生发,三、增上发...【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建立阿赖耶识与转识等俱转转相?谓阿赖耶识,或...【识无边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识处定。此定超越空无边处定,而思惟‘识为无限大’,亦即思惟识无边之相。见‘...【有支习气】 为三种习气之一。有指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义同三界。支是因的意思,即三有之因的熏习气分,...(明王)谓五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五忿怒充五智。...(一)(355~434)又称竺道生。东晋时之涅槃经学者。钜鹿(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江苏铜山),俗姓魏。师事竺法汰...(名数)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复有十道。是解脱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式叉女六法者: 一、染心相触不得犯 四、小妄语不得犯 二、盗人四钱不得犯 五、非时食不得犯...一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次九次第定而辩三三昧者。九次第定体。乃即是三三昧。但有离合名...梵名 Vaidhanya,巴利名 Vedhaa。系迦毗罗卫国庵婆树之林园名。依长部经典第二十九清净经(巴 Pāsādika-suttanta...【同法喩】 p0612 因明入正理论云:同法者:若于是处,显因同品决定有性。谓若所作;见彼无常。譬如瓶等。如疏...普贤行愿品...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明白过来,自然就会改了。 是别人的伤害,让我们的心变得坚硬...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过向善,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实在了不起。可是至今还活动...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冬至节后,就把经都包起来,大家一齐进禅堂,打禅七,末了还要...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土是怎么样的缘起。这里的净土是特指阿弥陀佛大愿所建构的净土...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佛佛号,发清净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是发现念佛堂的多是退...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
法苑义林章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苑珠林 | 下篇:法音 |
【陀罗】 此云持,名双持山。...
烦恼发业有三种
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俱转转相
识无边处定
有支习气
五忿怒
道生
十道
式叉女六法
三三昧
缅祇园
同法喩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让自己更宽容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