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寺每日佥定收支,谓之日单。详〈日黄总簿〉处。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术语)Āraṇya,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行宗记释云:“明通因难中,问答可知。‘若尔,与前古师所立何异?’答:‘古师篇局戒本文相,聚中不通究竟。今师不...(书名)三十卷,宋释赞宁撰。唐释道宣作高僧传,所载至贞观而止。宋太平兴国七年敕赞宁续之。故所载自唐高宗时为始...遮情与表德之并称。藉否定(遮遣)迷情(即错误之见解),而消极导入真智者,称为遮情,又作遮情门。反之,直接表现...【六种损恼】 p0298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有六种损恼。一、俱生。二、所欲匮乏。三、逼切。四、时节变异。五、流漏。...十重禁戒之一。禁制自酤酒或教人酤酒之戒。以酒能昏神乱性,故一切酒皆不酤。[梵网经卷下](参阅“十重禁戒”461...(杂语)译曰鸡声。玄应音义二曰:呾呾罗,是鸡声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呾呾罗,由声得名。...【现通引摄】 p0954 瑜伽四十巻十三页云:又诸菩萨、为欲饶益诸有情故;现神通力。或为恐怖,或为引摄。谓为乐行诸...(名数)声闻乘之十八有学也...全称有漏无染劣慧。指尘沙惑之体。盖此惑之体为不染污无知,故为有漏;非润生之烦恼,故为无染;于化他法不能堪任,...巴利名 Vekhanasa-sutta。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卷五十七鞞摩那修...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喜爱一些...一个女同事讲话极温柔,我们也因为她的温柔性格受益不少。每逢遇到急事,大家都像热锅上的蚂蚁,说话又急又冲,面红...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第一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 第二敬爱存心: 何谓敬爱存心,...有时我们在沟通时,会不自觉地用一些『否定式』、『命令式』、或『上对下』的说话方式,例如:『你错了,你错了,话...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薄伽梵,这薄伽梵就是世尊,世尊在《阿毗...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经也说了,没有法华说得明白。那么如来出世到底...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
日单
【禅林象器笺】
上篇:劝汤 | 下篇:磬折 |
【熏习】 我人身、口所表现的善恶行为,或意识所生起的善恶思想,其‘气分’留于阿赖耶识中,如香之熏衣,即谓之熏...
练若
偷兰遮非篇是聚
宋高僧传
遮情表德
六种损恼
不酤酒戒
怛怛罗
现通引摄
十八学人
劣慧
鞞摩肃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请温柔地对你的家人讲话

如何明辨善知识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学习做更好的沟通,使人际更圆融

为什么想要修行的时候业障就来了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