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规·亡僧唱衣》云:“荼毗后,堂司行者覆住持、两序、侍者,斋罢,僧堂前唱衣,仍报众挂唱衣牌。”
佛教词典 > 禅林象器笺 > 正文
又作空中云。比喻物之不坚实。与“水月”为同类用语。盖空中之云聚散无常、变幻莫测,世间诸法亦随因缘而即起即灭,...(一)谓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一中):“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二)指如来真空...【善恶二业】 善业即十善业道,恶业即十不善业道,见‘十善业’及‘十恶业’条。...(术语)四无所畏之一。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畏也。...(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亦名:衣财如法 子题:邪命物 资持记释云:“谓下,示非法。四邪、五邪,如僧网解。律下,引证。邪命总上四、五;激...(术语)应于善恶之业而来苦乐之果报也。经名有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不知量】 p0318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量者:谓不了知种种分量。谓所饮所食所尝所啖,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杂语)又,作鸠美菜,供备菜,法会宿忌(逮夜)之供物也。盛九种之美味,故名九味。象器笺十四曰:九味斋,或作鸠...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论羯磨,初为凡兴,后通果向。涅槃净梵,即初果人;四分华尼,亦同受也;五分陀骠,十六成...(术语)可受小乘教之根性也。唯识述记一本曰:令小根等渐登圣位。法华玄义一曰: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并不闻。次教...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劝发菩提心文...
世人总认为生死离自己很远,若是有人与其谈论生死,他可能会嘲笑对方,说: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又不是战争年代。现在...
我们在这个世间修行是进进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但一转世因隔阴之迷然后下辈子造业,我们所有的福德、功德...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
佛世,大目犍连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进行道,得六神通。见亡母生饿鬼中,持饭往饷,饭化猛火,目犍连痛哭白佛。佛...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断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观身不净它是一种对欲望的强制压...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么从现在开始,哪...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法门皆用止观。有人误会,止观属于天台,不是的!佛法不外止...
唱衣牌
【禅林象器笺】
上篇:禅堂 | 下篇:长老 |
引导接取。又作引摄。其义有三:(一)指佛力摄取救济众生,令生佛国。 (二)又作迎接。谓佛菩萨来迎,引导佛子往生净...
空云
真常
善恶二业
漏尽无所畏
那由他
三衣求财如法
应报
不知量
九味斋
羯磨受具初为凡兴后通果向
小根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推荐】医院里的「生死轮回站」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回绝缘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大孝中的大孝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