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四无所畏之一。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畏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不相应行及诸色法由二缘生】 p0345 俱舍论七卷六页云:余不相应,及诸色法,由因增上二缘所生。...【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相续】 p0634 瑜伽五十九卷十页云:问:于彼彼界,结生相续;彼彼身中,当言全界一切烦...(修法)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于行者之头上也。...【苦行相】 p084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一页云:云何第二名苦行相?谓于苦谛,卽以生灭法性为依,于三种苦随...谓以持戒之功德,往生极乐净土。观无量寿经举出欲生极乐国土者,当修三福,其中第二福为(大一二·三四一下):“受...【舍依处】 p0973 瑜伽九十七卷四页云:云何舍依处?谓断彼事。由此依处,于已断事,无杂染行,现法乐住。...(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为二十犍度之一。又作布萨法、布萨犍度(梵 uposatha-khandaka)。犍度,为篇章之义。律中聚集布萨之法于一处者,称...(名数)一窣罗Surā,以食制之者。二迷丽耶,以余物制之者。三末陀Madya,前二种之未熟已坏而使人醉者。俱舍论十四...(名数)薰习,资薰也。前者为自习惯而薰者,后者则资助而薰者也。翻译名义集六曰:一、熏习,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事,...禅林用语。又作庄佃、庄客。指于寺院从事耕作之农夫。[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列职杂务之庄主条] p2309...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讲得很大,就空对空了。一般我...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深信切愿。从信心下手,以信愿感通阿弥...问: 请问老和尚,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本焕法师答: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福德因缘。什么叫福德?...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
这古来有很多人呐,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马寺德老和尚出家...
2015年9月24日,受大安法师委托,《净土》杂志编辑部一行人员,专程前往苏州灵岩山寺,拜会明学长老。长老德高望重...
一个人生前自己肯念佛,肯定就有信心在里面,有愿力在里面。如果一点信心、一点愿力都没有,就算劝你,你也坚决不肯...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以这两个核心的无量的...
漏尽无所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漏尽智证通 | 下篇:漏尽阿罗汉 |
(书名)宋释道潜撰。道潜性褊寡合。故其诗颇少含蓄,然落落不俗,亦因于此。其集世有二本,卷帙相同,而次序少异。...
不相应行及诸色法由二缘生
全界一切烦恼皆能结生相续
五瓶灌顶
苦行相
戒门往生
舍依处
百法明门
说戒犍度
酒有三类
二种薰
地客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念佛人临终时要注意什么

佛法就在魔法中

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但却是圣僧

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怎么下功夫

信愿持名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