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又作五佛冠、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即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又称光明王如来。为出现于阿含经中唯一之他方世界现在佛。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六重品”所载,目连承佛陀之旨,往...为日本修验道(本为天台宗寺门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左京区圣护院中町。为圆珍所创。平安朝末期,法亲王入室,兼园...【内尘】 指意识所缘的法尘,为‘外尘’的对称。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中,前五者为眼、耳、鼻、舌、身等前...坐像之一种。坐时两足垂下,或平行或交叉。另有丁子坐,则仅垂一足,另一足屈于股上,称为半跏像。 p4024...【非业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法云何?谓除身语业,诸余色;除思,诸余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书名)十卷,明释通润述。其自序曰:余独坐静处,案上唯置楞严,即胸中眼角口吻边亦唯置楞严。且读且思,遇不惬心...(术语)化佛八相中之第六。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无上菩提之相也,但四教成佛之相各异。...【随念分别】 p1367 俱舍论二卷六页云: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杂语)于佛前或灵前供食膳也。...【十二分教】 p0114 瑜伽二十五卷六页云:云何契经?谓薄伽梵,于彼彼方所,为彼彼所化有情,依彼彼所化诸行差别,...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僧伽吒经...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它的吉凶祸福都是在做梦:好一点也是梦,坏一点也是梦。这些都可以一概放下的,去搞什么...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
警世非常,觉诸幻化。 这是透过无常观,策发我们的出离心。虽然我们明明知道戒定慧会召感功德,烦恼罪业会召感痛苦...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支青...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 说我们身为人,是要有人格的。人的资格就是要有五常仁、义、...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么想法? 你说,诶,我听到佛号都没有想法。 那你没有办法往生...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重。为了增广见闻,不久他又北上参学。先到江西青原山参拜行思...
五趣生死轮
【释氏要览】
根本毗奈耶律第三十四卷云。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时大目乾连。于时中往五道。慈愍观察。至捺洛迦(地狱也。此云无喜乐)见诸有情受种种苦。于四众中。普皆宣告阿难陀言。非一切时处尝有目连。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壁。画生死轮。应随大小。圆作轮形。中安谷。次安五辐。表五趣当毂下画地狱。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上画人天。于人趣中。唯画四洲。于其毂上。涂白色。中画佛。佛前画三类物。初画鸽。表多贪。次画蛇。表多嗔。后画猪。表愚癡于网处应作溉灌像多安水罐中。画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出头。死者出足。于其五趣。各像其形。应画十二支生灭之相。无明支。作罗剎像。行支。作陶家轮像识支。作猕猴像。名色支。作人乘船像。六处支。作六根像。触支。作男女抚像。受支。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作女人抱男女像。取支。作丈夫汲井像。有支。作大梵王像生支。作女人诞孕像。老作男女衰老像。病。作病像。死支作死像。忧。作男女忧戚像。悲。作啼哭像。苦。作男女受苦像。恼。作丈夫挽难调骆驼像。其轮顶应画无常大鬼。髼髼张口。长舒两手。挽其网于鬼头。两畔书二伽他。一曰。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二曰。于此法律中。常为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次于鬼头上。画一白圆坛相。表涅槃圆净之像。号为五趣生死轮。
上篇:无常院 | 下篇:问但制七支 |
(术语)旧云无作色,新云无表色。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之功...
五佛宝冠
奇光如来
圣护院
内尘
倚像
非业法
楞严经合辙
成道
随念分别
饷供
十二分教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人生的总预测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修无常观能使自己精进修学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