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须扇多】 亦云须肩头。此云甚净。弟子未熟,便入涅槃,留化佛一劫。...【波罗提提舍尼】 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祗云:此罪应发露也。提舍尼罪,如三十三天寿命千岁,于人间...指有情之心识。心识总摄吾人一切精神现象,能缘虑、容受、积集诸法,其自性原本清净,佛典中多称为如来藏、真如,法...【沙弥尼】 奘三藏云:室利摩拏理迦,此云勤策女。...其意有二:(一)指凡夫。凡夫即小人,故称凡小。(二)指凡夫与小乘之人,两者并称凡小。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一(大三七·...谓六想身。即眼触所生想。乃至意触所生想。是名想界。...(术语)负论义也。智度论十九曰:汝论堕负处。...(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云何中不寂静苦?谓生色界远离顺解脱分者。...【摩诃伐那伽蓝】 p1336 西域记三卷三页云:瞢揭厘城南二百余里大山侧,至摩诃伐那(唐言大林)伽蓝。是如来昔修菩...【异品】 p1112 因明入正理论云: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若有是常;见非所作。如虚空等。如疏三卷二十一页释...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污染,这样的话语。《俱舍论》上讲说,「一切染心所发诸语,...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法本无法,心亦无心,心法两空,是真实相。而今学道之士,多怕落...
在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不只地藏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亦如是。所以观世音菩萨请求佛说地藏菩萨功德,佛就先赞扬...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问: 我有三个问题请问师父: 第一个,阿罗汉在有余涅槃位,意根断不断除,断除意根中哪一部分? 第二个问题,阿罗...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然忧戚哀伤起来,等到乞食结束,要出城时,又悲伤不已。弟子们...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回之根本烦恼。 贪欲者,大致分为贪取、贪爱、悭贪三种,为十...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上的错误。我们身、口、意三业,...
非业法
【法相辞典】
【非业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法云何?谓除身语业,诸余色;除思,诸余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
上篇:非心法 | 下篇:非有法 |
(术语)十二缘起支之一。言生支之后衰变而命尽也。...
须扇多
波罗提提舍尼
心器
沙弥尼
凡小
想界
堕负
十六空
中不寂静苦
摩诃伐那伽蓝
异品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心法两空是真实相

把念的地藏圣号和《地藏经》供养十方诸佛,福德不可思议

把文字转成心中的光明

我问师父(宏海法师答疑)
长夜漫漫恶道苦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