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卷六页云:若定若散意识相应诸念,名为随念分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kle?a-mahā-bhūmikā dharmāh。又作大烦恼地法。指恒与染污心相应之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二七·二...(传说)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之者。为是...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之如父母兄弟姐妹,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提婆】 此云天。龙树弟子,波吒厘城,僧屈外道,经十二年,不击揵(巨寒切)稚(音地)。提婆重声,摧伏异道...(印相)先舒左五指,安于脐轮之前,次舒右五指,安于左掌上。结此印已,入于西方无量寿如来之三昧。当观 字,其字...【烦恼障】 p1190 如三障中说。 二解 如十二种障中说。 三解 佛地经论四卷十六页云:又烦恼障者:谓贪瞋等一切烦恼...指如来之智。又称清净法界智。即密教所说大日如来自然觉知“诸法本不生”之智。于显教诸宗,通常将佛智概分为大圆镜...【差别散动】 p0929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差别散动者: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生...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的旅行,就暂时投宿在一个旅馆当...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 成男作女经千变,戴角披毛历万端, 不向此生...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求夫求妻可以求得到?为什么会感得一个好的伴侣。人不是都...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不能去偷盗(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家不给你,就不能自己去...
问: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净界法师答: 我前一阵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跟一个一贯道的居士在聊天。他告...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弟子深厌...
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起伏不定,得失无常,有遗憾的...
随念分别
【法相辞典】
【随念分别】 p1367
上篇:随烦恼 | 下篇:随非福识 |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大随烦恼
佛为父担棺
清净毗尼方广经
三种慈悲
大千世界
提婆
除散乱心印明
烦恼障
自觉圣智
差别散动
如来兴显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你是人吗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前世今生夫妻缘

规范身口意三业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