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kle?a-mahā-bhūmikā dharmāh。又作大烦恼地法。指恒与染污心相应之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二七·二二○中):“若法一切染污心中可得,名大烦恼地法。”计有六种,即:(一)痴(梵 moha),为暗昧,于一切所知境障如理之解。(二)放逸(梵 pramāda),为纵荡,不勤修各种善法。(三)懈怠(梵 kausīdya),为懒惰,心不勇悍。(四)不信(梵 ā?raddhya),为不信因果之理。(五)惛沉(梵 styāna),为身心钝重,不堪任当。(六)掉举(梵 auddhatya),为躁动,心不静寂。其中痴为六根本烦恼之一,其余五法属枝末之惑。品类足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则列举十种大烦恼地法,即以上述六种,除去惛沉,另加失念、心乱、不正知、非理作意、邪胜解等五种;成唯识论卷六则除去“痴”,另加失念、散乱、不正理,而称为“八大随惑”。[顺正理论卷十一、杂阿毗昙心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 p89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本为译经院之仪式,每岁圣诞节,必译新经上进,以祝圣寿。前两月诸官集观翻译谓之开堂。今世宗门长老新住持...(术语)立宗因喻三支之比量立也。单曰量。...又作有漏定、世间禅。为“无漏禅”之对称。即有漏凡夫所修之禅定。亦即依欣上厌下有漏之六行观而修之禅定。如四禅、...又作四法界观门。华严宗以“一真法界”总赅万有,欲入此无尽法界,有四种次第:(一)事法界观,观众生色、心等法,一...(经名)郁瘦歌逻婆罗门,说四种之奉事而立四姓之差别。佛说种种之喻。而明四姓之平等。见中阿含经。巴Eskāri。...【实事名】 p1272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义中,立眼等名。...(经名)佛说戒消灾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受三归戒之人鬼神畏避及五戒之功德。小乘律。...“分别事识薰习”之对称。大乘起信论所说四薰习之一的净法薰习中,分为妄心薰习与真如薰习二者,其中,妄心薰习又分...【眠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眠即睡眠,惛迷而不自在,能障智慧。《成唯识论》曰:‘眠谓睡眠,令身...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受谏戒五十四。凡出家离恶,本是学宗,要由善友迭相谏喻。然以情迷,将欲作罪,...【杀生根本业道】 p1007 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有起加行、定欲杀他,而与所杀生俱死、或前死,亦得根本业道罪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避免的,但生活日常是有工具帮助减免舒缓一些状况,还是挺好的...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让我们念佛。我用《六祖坛经》里面的一句话说:何其自性,...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许多人学禅,目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阿罗汉,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难比丘尚未证到阿罗汉果。 佛告...佛言: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位菩萨,身为鹄鸟,生有三只幼鹄。当时,国内正遭逢严重的旱灾,母鹄找不到食物喂食,于是...问: 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
大随烦恼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随求菩萨 | 下篇:大应供 |
法界次第云:十善者,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 一、止 止则止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