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p0990 瑜伽四十一卷十一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经名)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中第三会,密迹金刚力士会也。...四句者,谓于所问作四句答。如有问言,若成就眼根亦耳根耶,设成就耳根亦眼根耶,应四句答,初句,谓聋者眼根已生不...(菩萨)金刚萨埵之异名。理趣释开题曰:大乐金刚者金刚萨埵异名。妙乐之中,此尊三摩地特为殊胜,故曰大乐。不空者...(一)人有两足,故谓人为二足。 (二)福与智。六度之中,般若称为“智足”;施、戒、忍、进、禅等五度,称为“福足”...(1629~1709)明末清初黄檗宗僧。福建晋江人。号悦山。二十三岁出家,二十九岁东渡日本,参谒木庵性瑫于长崎福济寺...(职位)禅院之造饭者。...(衣服)袈裟之总名。袈裟之条相,作田畦之形,故云福田衣。又僧为三福田之一、故名僧衣为福田衣。无上者,称叹之语...(杂语)禅家骂鬼窟里之人曰死汉。见碧岩六十一则颂古着语。...在古代印度,语言系作为一种思考之对象,然在吠陀(梵 Veda)神学中,有关祭典上实际之补助文献中,有所谓“吠陀六...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又作独证自誓三昧经、如来自誓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再正式破斥。看立例: 癸一、立例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因...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时间开始了,这是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那么什么是...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在共修方面,...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本传记小说,名字叫做《曾国藩》。 他讲曾国藩的生平:曾国藩...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这个佛牙塔的老塔基这里,那边刚才去朝拜,那个塔是新的塔,非...
天竺种姓有四
【释氏要览】
一者剎帝利(谓弈世君王种)。二者婆罗门(秦言外意谓净行志道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或在家出家。苦行而多恃己术。自我慢人)。三者毗舍(或云吠舍。谓商贾之种)四者首陁(或云成达罗。谓田农之种)。我佛释迦牟尼世尊即剎帝利之种也。长阿含经云。贤劫初成未有日月。是时光音天人下生。皆有身光。飞行自在。无有男女尊卑亲疏之别。食自然地味。因食此物。乃身光灭神通亡。贪心始萌。复生地饼地肤地脂之味食。乃诸恶凑集。男女始形。地生粳米。朝刈暮生。亦无糠糩。时人贪心增长。皆预取厚藏。米遂不生。乃各占田土。学耨种业。自此奸盗滋彰。无决断者。中有一人。容质瑰伟。世所钦信。众议立为民主。号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主)各愿输赋供亿(此祖税之始)故命氏剎帝利(此云土田主谓初分土田各有诤讼使主之)。
上篇:偷税 | 下篇:头陀 |
一种在炎阳底下所产生的水蒸气,远望似水,渴者思饮,终不可得,以喻妄想之不实际。大乘十喻之一。...
欲定其心不求教授戒
密迹力士经
四句
大乐不空
二足
道宗
火头
无上福田衣
死汉
文法学派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