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杂名)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三曰:若人堪任闻,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判,剖判之义,谓剖判佛陀教化始终之大纲。释,解释之义,谓解释一代圣教之逗机益物。...【无染净真如】 p1073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人名)Upāli,又作优婆利,邬波离,优波离,忧波利。译曰近取,近执。罗汉名。悉达太子执事之人。是本行集经五十...(流派)Ārya-sammitīya-nikāya,译曰圣正量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参照正量部。...(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有寻有伺三摩地】 p0553 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 二解 瑜伽七十七...乃指天台宗所谓:佛界至地狱界等十界互相具备其他境界而言。今谓一心能造十界之因果,人心已具足十界,可知十界之心...(杂语)陈释真观,通礼诗儒道群经,又涉琴棋。沙门洪偃称其具八能,时人语曰:钱塘有真观,当天下一半。...【虚妄分别杂染相】 p1169 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今次当说此杂染相。颂曰: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名数)忘一异等四句也。三论玄义曰:三假为俗,四忘为真,会彼四忘故有三乘贤圣。...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有一个作家出差时,无意中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这两出租车的司机穿着干净,车里也非常干净。 作家刚刚坐稳...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所以今天突然间换了个题目,是因为近期有一些来朝山的信徒,他...
我们起心动念有好多过失,用经对照自己的心、对照自己的行为心即是念头,行为即身口所做的用经上跟你的心里、跟你的...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把前面的比喻整合成一种法上的落实。首先看众生心,我们是众生身心五...
担笔
【释氏要览】
高僧敬脱游学时担一笔长三如臂有人乞书大小字随笔而成。曾无修饰。观者无厌。
上篇:得人不可爱有十法 | 下篇:得善友 |
指善财童子参诣文殊菩萨之处所。依八十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载,文殊菩萨于南行途中止住福城东方之庄严幢娑罗林中...
劫尽火
判释
无染净真如
优婆离
阿离耶三蜜栗底尼迦耶
十一切处
有寻有伺三摩地
十界互具
天下半
虚妄分别杂染相
四忘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大宝积经

停止抱怨会让任何人走向成功
静坐的好处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佛像开光仪轨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上香拜佛皆是道

口里念着糊涂咒,心里想的贪瞋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