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边论上卷四页云:今次当说此杂染相。颂曰:覆障及安立、将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论曰:覆障故者:谓由无明,覆如实理,障真见故。安立故者:谓由诸行、植本识中业熏习故。将导故者:谓有取识。引诸有情、至生处故。摄故者:谓名色。摄有情自体故。圆满故者:谓六内处。令诸有情,体具足故。三分别故者:谓触。能分别根境识三,顺三受故。受用故者:谓由受支,领纳顺违非二境故。引起故者:谓由爱力,令先业所引后有得起故。连缚故者:谓取。令识缘顺欲等连缚生故。现前故者:谓由有力,令已作业、取与后有诸异熟果,得现前故。苦果故者:谓生老死。性有逼迫,酬前因故。唯此所说十二有支、逼恼世间,令不安隐。三杂染者:一、烦恼杂染。谓无明、爱、取。二、业杂染。谓行、有。三、生杂染。谓余支。二杂染者:一、因杂染。谓烦恼、业。二、果杂染。谓所余支。七杂染者:谓七种因。一、颠倒因。谓无明。二、牵引因。谓行。三、将导因。谓识。四、摄受因。谓名色、六处。五、受用因。谓触、受。六、引起因。谓爱、取、有。七、厌怖因。谓生、老死。此诸杂染、无不皆由虚妄分别而得生长。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常无智有七种因】 p1089 显扬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何因缘故,于无常性,无智起耶?颂曰:由放逸、懈怠、见、...【爱味】 p1200 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言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共不共业者: 一、若业能令诸器世间种种差别,谓之共业。 二、能令有情世间种种差别,谓之不共业。 由...(杂语)谓不久成佛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术语)佛所证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证真觉智无不了知。...(术语)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通教菩萨历十地修行证果,有浅深始终之不同,借声闻四果之位以区别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六...指五戒之分受分持。十住心论卷二说明五戒之相,并讨论此五戒可否“分受分持”之问题。质难者据萨婆多部之义,并引证...(一)在禅门修行道场,于日没时之坐禅。又称黄昏坐禅、初夜坐禅。 (二)指半夜之坐禅。禅宗寺院之就寝时间,多为晚上...【证净】 p1438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六页云:为依何义,立证净名?如实觉知四圣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皆...(术语)梵语阿梨耶Ārya,译作圣者,尊者。谓智德具尊者。罗汉之尊称。资持记下三曰:尊者,腊高德重,为人所尊。...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自己很难发现的习气嫉妒心。嫉妒本身来自于我执,嫉妒心是一种很负面的情绪,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闻尽」与「尽闻」是同样的意思,是指闻与所闻都已尽了。「尽闻不住」则是不住于「闻所闻尽」的层次,再进一步,便...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的常识,我们还是要了解。十种拯救众生的智力,这个力就是不为...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忘记春秋的交替,不管浮世的变幻。森林中...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居士要亲近善知识,居士在学习佛法,其目的无非是要求得到佛法正确的知见,求得解脱的方法。可是,佛法是出世解脱的...
虚妄分别杂染相
【法相辞典】
【虚妄分别杂染相】 p1169
上篇:喜等觉支 | 下篇:虚妄分别有九种相 |
(名数)谓发生,广生,无量声之三佛顶也。分掌如来三部之德。大疏谓发生白色(息炎),广生黄色(增益),无量声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