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人名)Kapphiṇa,又作劫庀那,劫譬那,劫比拏。译曰房宿。憍萨罗国人。世尊之弟子。能知星宿。众僧中第一。...指藉由他力而往生净土之一念信心。利他,即他力之意,此指阿弥陀佛之本愿力。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大二六·二三...【无间业同分】 p1074 瑜伽九卷三页云:无间业同分者:谓如有一、于阿罗汉尼、及于母所,行秽染行。打最后有菩萨。...(杂语)增一阿含经三说百比丘第一中以优婆离为持戒第一。曰: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波离比丘是。智度论二曰:长老...(流派)Ārya-mahāsaṃ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着补...【有间运转作意】 p0553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有间运转作意者:谓已得作意于上慢缓修加行者,所有作意。 二...出自法华经。谓十法界之众生皆悉成佛,故又作十界皆成佛,此乃法华之特色。一代五时之教中,于第四时说般若经,以转...(杂语)释迦佛昔与弥勒同修菩萨之行时,见弗沙佛入火定而放光明,释迦即七日七夜翘一足,以一偈赞佛,因是比弥勒超...(天名)欲界六天之最下天,在须弥山半腹之四方,有天主四人,谓之四天王:东曰持国天王,南曰增长天王,西曰广目天...(杂语)大小便洗手之法。寄归传二细记之。最为律家所重。...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中观四百论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法也都不用旧的了,世间现象的无常,实在可叹息哀悼啊。 接到...以下经文引自《佛说猘狗经》:原文与白话 [佛言。有人持佛法戒行。教人事佛。令入泥犁中者。] 佛对阿难说:有人用...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既然是佛果地上的境界,所以我们弘扬...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开门进来又是一番天地。 念佛之前...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来自于这种业力的辗转增盛。因为...
人要获取人心,博得别人的敬仰,就要学会给予别人口德、掌声、面子、信任、方便、礼节、谦让、理解、尊重、帮助、诚...问: 经常有一些出家师父到居士家里一住就是几天,以看病、看事为由化缘,吸引很多居士去看病,看事,而且他们还给...
得善友
【释氏要览】
常行四法。龙王经云。一不慢不谄常加恭敬。二柔和慎言。三不自大。四常受言教。
上篇:担笔 | 下篇:阇维 |
(163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西蜀(四川)永川人,俗姓张。号梅溪。十六岁,从东山之知如出家受业。二十岁,在阔...
劫宾那
利他一心
无间业同分
持律第一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十一苦法
有间运转作意
十界皆成
赞佛超九劫
天王
洗净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是爱,还是交易?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教别人学佛,为何还入地狱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