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甚深妙慧】 p0880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有本复说甚深妙慧。谓他不能穷其底故。...(物名)渡海人所带免没溺之物也。名义集七曰:五分云:自今听诸比丘畜浮囊,若羊皮若牛皮,传闻,西域渡海之人多作...三国时代译经僧。印度人。又称竺将炎、竺持炎。知解与修行具皆清净严谨,博通内外学。吴黄武三年(223),与维祇难...(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真达罗,梵名 Sindūra。药师佛十二神将之一。又作真特罗神、真持罗神、真陀鲁神、真达罗缚神。主领七亿夜叉众,誓...亦名:行护开制法 子题:石上生衣、衣上生毛、食饼生毛、石衣、朝菌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寺主有谷仓未净,畏年少...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六群颊食。居士嫌言沙门不知惭愧,如猕猴食。比丘举过,佛因诃制。”(...1、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 2、心所名,有六种。...(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为...(菩萨)虚空藏之异译。菩萨名。...【不护诸根一向造作众苦】 p0344 瑜伽九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若诸苾刍、已入圣教,不护诸根;彼便一向造作众苦。谓...(龙藏本)...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
影响种性的这些种子,种类是什么?什么东西会影响我们的种性?为什么他生出来是人天种性,他生出来是二乘种性,他生...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到佛台上,就像恭敬佛一样恭敬它...
为了追随正法,求那跋陀罗弃家潜逃,到远方求师访友。他弃掉头簪彩饰,布衣疏食,在僧舍中专心学习经典,到受戒时,...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年---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
揖
【释氏要览】
即周礼第九肃拜也。又是内法下品礼也。书云揖如磬折。若仰首直身叉手不谨。即慢甚也。故孔子曰。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
上篇:学 | 下篇:阎罗王 |
即观世音菩萨,因观世音菩萨到处救苦救难,令一切众生脱离怖畏苦难。...
甚深妙慧
浮囊
竺律炎
三重都坛
真达罗神
坏生种戒行护开制法
颊食戒缘起
烦恼
不律仪
虚空孕
不护诸根一向造作众苦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圣严法师《祭祖》

阿赖耶识有漏种子的分类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东来传法的高僧:求那跋陀罗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