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若诸苾刍、已入圣教,不护诸根;彼便一向造作众苦。谓后法苦,或现法苦。当知如是不护根者、如癞病人入芦荻丛;为如其叶可爱境界,破裂其身;摄受当来微细俱行后有众苦,而不能觉。如是名为由后法苦,说造众苦。彼又于此,起染起着;广生毁犯。由是因缘,虽住空寂阿练若处;而受现行追悔所起寻思之苦。如菅茅刺,伤害其足;不能无畏往净仙众。设强趣入清净僧中;便为有智同梵行人,举其所犯。由彼内怀覆藏意故;心如鸩毒,于能举边,发愤掺害。又诸有智同梵行者,知其鄙劣;乐舍沙门;即便远避,不与同住。若诸村邑,若阿练若,咸共讥毁;言此长老,如是毁犯,如是恶说,如是恶作,如是非法杂染而住。已净信者,令其变退。未净信者,令信不生。是故彼人,于现法中,领受如此追悔所作,发愤所作,远避所作,讥毁所作,种种诸苦;此及前说领受后法所作众苦;总略为一,名受众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凡六卷。隋代智顗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又称维摩经略玄、维摩经玄义、净名玄义、净名玄疏、净名玄。本疏系以天...据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载,毗耶离城有一长者,长者之子名为宝积,曾与五百位长者之子皆持七宝盖献供佛陀,佛以神力合...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诸趣,即总称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趣。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譬喻)此二者行时,众鱼众贝悉皆附随。以譬一大烦恼起,众惑随之而起。止观五下曰:鱼王贝母,众使具足。...(术语)智慧与利益也。维摩经问疾品曰:若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注曰:肇曰:若不能尔,其所修行,内未足为有...子题:四药相和不等从强、四药相和俱等从首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一、 不 等从强 )萨婆多,四药相和,从强而服...禅林用语。指师家所用来彻底打破学人之执着迷妄之精辟语句。祖堂集卷六洞山良价章:“师示众云:‘诸方虽有惊人之句...(术语)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现代房屋的铁窗与围墙愈筑愈高、愈做愈牢;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也跟着愈筑愈高。所谓的心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为性、生苦为业。贪能够生起痛苦。譬如说,你现在看到有人去...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的精神。佛法是一条自我转化的道路,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不会有...世间上无法生育子女之人,常服壮阳之药。而且常行房事,这样做是速死之道,并不是求子之方。或时幸运得到受孕,也不...
四念处颂(并叙)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惟不...
第三个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乳腺疾病,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子得的非常多。这个脉象是弦脉,然后代表肝郁、生气,喜...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我们从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谋职,事业或顺利或不顺利;然后来...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
不护诸根一向造作众苦
【法相辞典】
【不护诸根一向造作众苦】 p0344
上篇: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差别 | 下篇:不善防护身语意业而住 |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四分云,此三举人,令在有比丘处行之;若在无比丘处,不得为解。” 资持记释云:“行处中...
但中
维摩经玄疏
宝积长者子
诸趣
鱼王贝母
慧利
四药相和
刮骨之言
劝请
无著戒
径石滴乳集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卸除心防,从转化烦恼开始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圣严法师《大愿心》
如何使无法生育的人能得子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

癌症的三大原因:撑的、气的、累的

心里面的无常,影响我们最为严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