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就是无人我、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的禅定。...子题:贩、买、卖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据此戒中,须分三位,即贩、卖、买也。为利故收,为利故出,诤价而高为 贩...(杂名)释氏开堂设戒之地,曰选佛场。传灯录曰:丹霞将应举,道遇一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霞曰:选佛当往何所?...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以指指比丘亦提,五指指五提,乃至差会以指某甲去者亦堕。沙弥眠,唤觉,当挽衣。五分...【缘有漏无漏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彼亲所缘,虽皆有漏;而所仗质,亦通无漏;名缘有漏无漏烦恼。...拘睒弥,梵名 Kau?āmbī,巴利名 Kosambī。乃位于中印度之古国。又作憍赏弥国、俱睒弥国。意译作不甚静、藏有。据...(术语)Samyaksaṁbodhi,旧译曰正遍知,正遍知道,正真道等。新译曰正等觉,正等正觉。是以佛所得之法名之也。...(公案)师云: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二世间】 即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世者,谓有为法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间者,事事物物之间隔。总别为二...【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p075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于惠施中不自在转者:谓令悭等,施所治障,不自在转。...(653~743)梵名 Dharmacandra。音译达磨战涅罗。唐代译经僧。东印度人,一称摩提国人。曾游学中印度,通晓三藏及...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若缘种器近于道。予将有南岳之行,刘子送于舟中,特请益曰:弟...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冬之季才可以补肾。其实对身体的调理应该顺应四季变化,多考虑...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该努力地反省:不是别人垃圾,而是我们的心充满了种种烦恼的垃...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为证严上人添福、祈佑健康。上人虽表感恩,亦郑重教导,与其花...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期卧病,不仅身体枯瘦、形容憔悴,甚至因无人看顾而污秽不堪,...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敦伦笃行,纵念佛亦...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世间上任何...
无著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著 | 下篇:无著天亲宗 |
贤者五福德经云说法五福德: 一、长寿 谓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一一皆善。若好杀者,以闻法故,而能止杀,是...
无诤三昧
贩卖戒三位
选佛场
击擽他戒犯相
缘有漏无漏烦恼
拘睒弥国
三藐三菩提
云门三句
二世间
于惠施中不自在转
法月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但看妄想起处,切莫随他流转
心无片瓦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没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佛为病比丘洗浴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