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僧网大纲篇:“四分云,此三举人,令在有比丘处行之;若在无比丘处,不得为解。” 资持记释云:“行处中,三法并尔,故此总示。有僧处者,令惭耻故。”(事钞记卷七·二七·一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经名)一卷,西晋法立译。帝释问良田。佛答以五德净名为福田。即沙弥之五德也。又名七法之广施为福田。建立佛图等...【沙弥】 南山沙弥别行篇云:此翻息慈,谓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物名)执金刚神所持之金刚杵也。俱舍光记十一曰:手执金刚杖,名金刚手。...【见所断与修所断差别】 p0645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四卷十六页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观四圣谛,断诸烦恼;云何...【种种想】 p1260 显扬二卷七页云:种种想者:谓卽于四大及造色中长短粗细方圆高下正及不正光影明暗、如是等类假色...亦名:得道向未具说戒释名 资持记·释释相篇:“名云实得道者,此据初果已上,是戒所制。”(事钞记卷二二·二六·...(公案)传灯录五南岳章曰: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术语)密教之三昧耶戒也,虽依阿阇梨之加持而受得,然是暂借外缘,显本来自身之具得者,此为本不生之戒,不依自他...【六识立名】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行事)又云佛生会。于四月八日行之。...(一)建于释尊成道圣地佛陀伽耶(梵 Buddha-gayā)之高塔形精舍,为炼瓦所造。约建于阿育王时代,其后,由改信佛教...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傅翕,婺州义乌县(今浙江义乌)人。傅大士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爱语」,意思是指慈爱的语言、态度与表情。也就是能够把自己内心想要对人表示的关怀、体贴和勉励...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三,四川省仁寿县农旺镇黄坳村七组人。母亲从二〇〇七年开始念...【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轻的,最重的是丝绵绢帛,这个最严...在印度有一个江洋大盗,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残,杀盗淫掠,世间上的恶事无不做尽,官府于是下令缉拿,要将他绳之以法...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这个人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
问: 我的丈夫对我信佛不太理解,以为佛教是烧香磕头等一些愚昧的事情。我怎样才能消除他的误解呢? 净慧法师答: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句就是: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感觉这是一句非常让人...
三举人行处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三举人求解 | 下篇:三藏中毁戒罪最重 |
凡三卷,或六卷。唐代道宣撰,书成于贞观十九年(645)。收于卍续藏第六十四册。又称比丘尼钞。系研核四分律中有关...
诸德福田经
沙弥
金刚杖
见所断与修所断差别
种种想
实得道向白衣说戒释名
南岳磨砖
无为戒
六识立名
灌佛会
大塔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傅大士《十劝颂》
圣严法师《爱语》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蜘蛛之丝
人的相貌是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