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亦名:盗戒起因三毒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善生云,若为己身,及诸眷属,而取他物,是名从贪;若盗怨物,是名从瞋...(传说)世尊在灵鹫山,一日拈天华示众。百万人天不会其意。迦叶独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属汝。...(界名)Naivasaṁjānāsaṁjāyatana,智度论谓为非有想非无想。俱舍论谓为非想非非想。无色界之第四处,即三界之...梵语 paca-skandha,巴利语 paca khandhā。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位于河南开封。又称繁塔寺。创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时称天清寺、白云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加以修建,明...因明用语。所别不极成,梵语 aprasiddha-vi?esy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命题)九过之一。所别,指宗支之前陈(主...zhi 佛教术语。音译若那、阇那。指人们普遍具有的辨认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也称智慧,但佛教认为智...(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为能见之识者。【又】唯识论...【胜者】 p1101 无性释一卷十二页云:卽大菩萨、有堪能故;名为胜者。...(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杂语)密法不许三六九人同入灌顶坛。大日经疏四曰:一曼荼罗中不得同时为三人六人九人灌顶,盖如来密意,阿阇梨不...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佛的秘诀,单独传授给你。他说这个肯定...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 衍...现在科技文明发达,电脑普遍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脑虽然能够收纳种种信息,用各种方程式来说明事物的千变万化,...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那么修行者日常生活中也有七件事不可或缺: 1、发愿 ...编者按: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国家和死亡人数都史无前例的战争浩劫,带给全人类心灵深处永不能...
一、东林莲社,高贤云集 在庐山东林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高贤中,除了慧远大师、佛驮跋陀罗尊者、刘遗民...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须各奔东西去走...
原文: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唯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
四欢喜法
【释氏要览】
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元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喜。能引三菩提乐。
上篇:说 | 下篇:娑婆世界 |
梵名 Markata hrada。又作猕猴池、猕猴河、猴池、猕猴林、猕猴馆。位于中印度毗舍离国庵罗女园之侧。昔猕猴群集为佛...
大盗戒起因三毒
迦叶破颜微笑
非有想非无想处
五蕴
国相寺
所别不极成过
智(jnana)
转识
胜者
波逸提
三六九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心的比喻

日常修行的七法
素食使死亡率下降

东林圣贤往生画传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