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亦名:盗戒举离处、举离处、离处义 子题:文书成辨离处、言教立辨离处、移标相辨离处、堕筹辨离处、异色辨离处、转...(传说)香山大树紧那罗鼓琴。头陀第一之迦叶,不堪于坐,起而舞。...(界名)非有想非无想处,在六趣之中属于天趣。故曰非有想非无想天。新译曰非想非非想天。略曰非想天。又名有顶天。...指五种宝物。即金、银、琥珀、水晶、琉璃。在密教,当设坛修法时,将五宝与五药、五香、五谷等埋藏于坛下中央与四方...【内分别体】 p0366 此卽所知事同分影像之异名。...即古代于帝王忌日所设之斋会。据佛祖统纪卷四十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敕令天下诸郡建立龙兴、开元二寺。...因明用语。又作有法(梵 dharmin)、前陈、体、自性。为因明三支作法中,宗支(命题)之主部。通常称为前陈,相当于...Zhenru 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成唯识论》卷九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杂语)碧岩五十三则评曰:阿辘辘地。中峰语录二十四曰:转辘辘地。圆转自在之貌。...【无懮王役使百灵建八万四千窣堵波】 p1100 西域记八卷三页云:地狱南不远、有窣堵波。基址倾陷,唯余覆钵之势。宝...(术语)三性与五法。唯识之法相也。...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我忍...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祖母把怒不可遏的父亲带到自己屋里,指着木鱼说:下次你要...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中医认为,枣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一日三...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我们睡觉做梦,如果你念佛,念菩萨圣号念得灵了,在做梦中你碰到危险事,只要一念,或者念观世音菩萨或地藏王菩萨,...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很高。上品三人都认为是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往生;中品三人都认...
说
【释氏要览】
毗奈耶律云。说者。彰表开导之义也。今称讲者。说文云。讲和解论议。广雅云。读也。顾野王云。解说谈议也。训诰也。
上篇:送葬 | 下篇:四欢喜法 |
即大猿。为佛陀本生故事之一。据六度集经卷六精进度无极章载,猕猴王率五百猕猴入国王之宫苑食果,为王查知,猴王为...
大盗戒举离处
迦叶起舞
非有想非无想天
五宝
内分别体
国忌斋
所别
真如(tathata)
转辘辘地
无懮王役使百灵建八万四千窣堵波
三五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敲木鱼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一念因果一念觉

做恶梦时怎么办?念佛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