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指本觉、始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即:(一)本觉,即本有常住之觉体。谓心体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梵语 jeyāvarana。指执著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又作智障、智碍。为二障之一,“烦恼障”之对称。谓众生由...凡十四卷。明代宋奎光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径山位于浙江天目山之东北峰,因有小径通于天目山,故称为径...【摄论九识】 真谛一系的摄论师,于八识之外,立第九阿摩罗识,成立九识义,与地论师及唯识宗之八识各不相同。此九...(饮食)八种浆之第六。百一羯磨五曰:钵噜沙浆,其果状如蘡薁子。...(杂语)佛之舍利也。佛祖统纪五十三曰:唐高宗诏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塔释迦佛指骨至洛阳大内供养,皇后以金函九重...【杂染义】 p1411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已灭法】 p0229 品类足论六卷九页云:已灭法云何?谓过去法。...(名数)一、见惑。见者推度之义,以邪推度而起之迷情也。我见边见等是也。又此等之惑,为于见道之位见理而断之惑,...(杂语)佛法之栋梁也。尊胜陀罗尼经曰:真是佛子,持法栋梁。...亦名:父母出家成罗汉道若有杀者为得几逆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父母出家,成罗汉道;若有杀者,为得几逆?...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历在我心中种下一个执念:人生在世,钱最重要。活着就是为了挣...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见佛,因为那时佛要度罗睺罗出家。国王得到消息,也赶去参加盛会。礼佛后,佛陀就为他开示佛法。等...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般大家喝过的茶叶都倒掉了,而且隔夜茶又不能喝,所以只能倒了,现在介绍一些剩茶叶的用处,也算是再利用吧. 1、...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
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黑白,彼何能自知其非,反惹彼生谤讟(...
食戒
【释氏要览】
苏悉底经云。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须食。
上篇:舍五悭 | 下篇:施食 |
(术语)无实之体性也,又无实体也。...
五觉
所知障
径山志
摄论九识
钵噜洒
佛骨
杂染义
已灭法
二惑
法梁
杀出家成罗汉道父母为得几逆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艰难的回归路

罗睺罗出家记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剩茶叶的再利用
做人三十六字

心作心是之义

古代大德诵持《大悲咒》的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