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佛法之栋梁也。尊胜陀罗尼经曰:“真是佛子,持法栋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名)普陀山志一曰:洞口峭壁危峻,石色青黝,高三四十丈,陡劈两崖如门,洞深广百余丈。礼佛求现者,拜不绝踵。...(术语)Upalakṣa,又作优婆罗叉,译曰律。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名数)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睿也。传教,慈觉,智证...指邪恶之幽灵。即心怀怨恨,于世间作祟之幽灵。又作死灵、怨灵、怪物。心怀怨恨之灵,其显现之形相多恐怖,扰乱人心...(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大宝积经二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之异译。...唐代译经婆罗门。北印度岚波国人。识量聪敏,博通内外之学,并精晓唐梵语言。参与阿你真那、菩提流志等之译事。武后...(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第三位之尊。密号曰庆喜金刚。主唯佛与佛自受法乐之适悦,故名。...【五种业】 p0256 杂集论七卷十一页云:又业有五种。谓取受业,作用业,加行业,转变业,证得业。取受业者:谓眼等...籍贯、生卒年不详。上海著名英商哈同之夫人。由于受康有为、章太炎、狄楚卿等人之影响,致力兴办佛教事业。曾独资聘...又作末蹬伽仙人。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载,昔时有一摩蹬伽仙人,形貌极丑陋,修得五种神通,常于山中坐禅。时有一淫...禅林用语。又作吞吐不下。不得,即不能。乃用以形容处境之尴尬、难堪;犹如口中含物,既无法吞入,又吐之不出,万般...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呢?不...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来不贪,其实是他贪不到,所以就表现不贪。有台湾道友说念了十五年的《金刚经》了,好像一点儿都...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宝体,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等十种尊号。宝体如来成佛之前即...
齐庄公的时候,有个勇士名叫宾卑聚。 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壮士,身材魁梧,头戴白色绢帽,外穿耀眼的红色麻布盛装...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当时手头正忙着呢,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梵志失魂落魄地来到精舍求见佛陀。原来这名梵志有个才十四、五...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以自心与佛相违反故,佛虽具大慈悲,亦无奈不依佛教之众生何...
法梁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域 | 下篇:法华经 |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
观音洞
优波罗忏
入唐八家
恶灵
德无垢女经
李无谄
适悦持金刚
五种业
罗迦陵
摩蹬伽仙人
吞吐不得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佛教的四依法

当今学佛者应如何善用其心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比丘供塔得佛授记

人争一口气

【推荐】最尊贵的客人是父母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