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退法,梵语 parihāna-dharman。六种阿罗汉之一,九无学之一。乃证得阿罗汉果中,最钝根之罗汉,彼等逢疾病等恶缘即...(地名)又作波陵。在爪哇岛。寄归传一所谓南海诸洲十余国之一。唐麟德年中,会宁律师尝游此,与若那跋陀罗共译出大...【想受灭解脱】 p1230 显扬四卷三页云:为欲证得最胜寂静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从非想非非想处、心进止出;...【末利】 亦名摩利,此云柰,又云鬘华,堪作鬘故。善见律云:广州有,其华藤生。此翻黄色华,华如黄金色。...【楞伽经】 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凡四卷。楞伽本为山名;阿跋多罗为‘入’之义。意谓佛陀...禅家一月九次上堂,即每三日上堂一参,是为九参。参者,咨参请益。[禅林象器笺卷十一] p144...(术语)金胎两曼之种子也。秘藏记钞一曰:胎藏界以真言初字为种子,胎藏因曼荼罗故以初因为法体意也。金刚界以真言...(术语)遍行心所之对,于一切之心不遍起。对于各各别别之境而起之心所也。例如向所乐之境,则欲之心所起,向决定之...【到彼岸别障】 p0826 辩中边论上卷十四页云:于到彼岸,有别障者:颂曰: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于失德减...(一)十六观之一。出于观无量寿经。又作水想观、水相观。见冰之映彻之相,而观想极乐国土之琉璃地,即先观水之澄清,...(杂语)十五日也。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俗所谓缘日也。...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的时间反而最多?我想,是因为越忙的人呢,他做了这个事儿做...这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为了灌溉庄稼,农人们在这里挖了两条河,一条小点,一条大点。这条大的,...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才能从容面对,才能微笑着迎接人生中的所有挑战! 一直在告...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那么你是什么心态?只有两种可能:一个追求安乐,就增上心;...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
福田
【释氏要览】
彦悰法师福田论云。夫福田者何也。三宝之谓也。功成妙智道登圆觉。佛也。玄理幽微。正教精诚。法也。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僧也。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
上篇:歌 | 下篇:供养佛 |
唐代僧。生卒年不详。又称富春沙门。为唐代俱舍论学僧圆晖之门人。圆晖著有俱舍论颂疏一书,遁麟又就圆晖之俱舍论颂...
退法阿罗汉
诃陵
想受灭解脱
末利
楞伽经
九参上堂
两界种子
别境心所
到彼岸别障
水观
弥陀成道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自造业自受果
别让理想毁了人生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