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论云。凡夫以身见。为性。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术语)各人为同一之业。而感同一之果也。又名共业共果。...(术语)梵语底栗车Tiryagyoni,畜生新译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为啖食或为驱使畜养此生。傍...复次何缘说方广分为广大甚深耶?由一切种智性广大甚深故,谓此所得一切种智性果最广大甚深故,因受果名,是故别说方...(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举种种譬喻,说如来藏之义,如来藏者众生烦恼之中具如来法身之德也。...禅林用语。逴,乃超越之意。谓一跃而超越烦恼妄想。又转指直下承担之意。 p71...指照业之镜。又作净颇梨镜、净玻璃镜、业镜轮。在幽冥界,以此业镜鉴照众生所造之善恶业。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日本建筑用语。又作大佛样。为镰仓时代传入日本之建筑样式。东大寺再兴之时,俊乘坊重源引入我国南宋之新式样,重建...【闻声起定】 p1263 大毗婆在论一百八十五卷十四页云:如说:尊者大目揵连言:具寿!我自忆住无所有处定,闻曼陀枳...(术语)梵语羯磨Karma,身口意善恶无记之所作也。其善性恶性,必感苦乐之果,故谓之业因。其在过去者,谓为宿业,...(术语)行者迁流之义,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之苦,谓之行苦。三苦之一。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常为无...(杂名)又曰摩登祇咒,先梵天咒。摩邓伽种族所传梵天之神咒也,摩邓伽女以之幻惑阿难。鼻奈耶三曰:时母亦澡浴,著...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我们天天学戒律,佛教我们防非止恶。吃饭、穿衣、说话、走路,你的一举一动,三千威仪一一威仪当中还具足很多细行。...
问: 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上去会微微下陷。极乐世界诸菩萨的身体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四...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创造一个真实的佛号,一个能够跟弥陀...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反复提到了诸佛说诚实言一语。如经文说: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挂坠、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饰给我看,...无著菩萨前往鸡足山,他想面见弥勒菩萨后可以请求学佛窍诀。 于是在此山经过六年的苦行观修弥勒菩萨,结果连吉祥梦...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一位长者子,家中富有,名位颇高。许多有地位的朋友,都和他结交为友。在他...
说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山上有前寺后寺,前寺的圆通宝殿,你看起来就是那么大,大概一千人就装满了。可是...
凡夫
【释氏要览】
大威德陀罗尼经云。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梵云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故。又有二种。一婴儿凡夫。谓无智惠故。二愚暗凡夫顽钝不可教故
上篇:法匠 | 下篇:佛法二柱 |
佛讲经说法,明明有所说,却言无所说,这有三个深意: 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法尔如是,说了等于白说...
一业所感
畜生
方广分
大方广如来藏经
一逴逴得
业镜
天竺样
闻声起定
业
行苦
摩邓伽咒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说诚实言--佛教戒规

【推荐】佛教中开光的真正含义
弥勒菩萨与一具腐烂的狗尸
良友目犍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