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植物)Puṣpa-nāga,译言龙树华。弥勒菩萨在此树下成道。大日经疏七曰:龙华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龙树花。弥勒世尊...【无有谄曲】 p1065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无有谄曲?谓有纯质为性正直;于其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如实...亦名:瞋打比丘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一人,瞋恚,打十七群一人,被打大唤,比房闻之具说...(物名)讲师读师宜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讲师之座在佛右,读师之座在佛左,而相对。读师读经题,讲师讲经义。...(术语)苦者苦谛,生死之果报也,集者集谛,烦恼恶业也。为四谛中之二谛。知生死果报之苦而断招此苦果之烦恼恶业也...僧伽提婆(华言众天),本姓瞿昙氏,北印度罽宾人。他出家以后,远访明师,学通三藏,尤精于《阿毗昙心论》。又经常颂...全一卷。为赵州从谂之语录。又作赵州和尚语录、赵州从谂禅师语录、真际大师语录、赵州录。唐代赵州从谂(778~897)...梵语 tisro-duhkhatāh。(一)依苦之性质,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梵 duhkha-duhkhatā),有漏行蕴中...【名所摄四蕴依止七处转】 p0590 瑜伽五十四卷七页云:依止七处,名所摄四蕴转。一、乐欲,二、希望,三、境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人名)Gavāṁpati,又旧称憍梵波提。新称笈房钵底,笈防钵底。译曰牛相。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钵底,此云牛相...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接受阿阇世王的供养。但因毗舍离发生灾难,毗舍离民众前来祈...每个人对于自己的优缺点都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的优点要谦虚,对自己的缺点则要改进,如此才能提升自己,并迈入...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又复问药,岂非无事生事?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
01、想调伏无量劫的烦恼,我们要以善止恶。用善念来对治恶念,让恶念不生,善念多生,这样才能真正调伏和转变。 02...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法门,象观想和观像,都不如持名念佛那样稳当保险。持名念佛稳...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本来...
八能
【释氏要览】
高僧真观。有八能谓义。导。书。诗。辩。貌。声。棋。
上篇:比丘经营精舍 | 下篇:鄙喻 |
又作坐牌。即指于禅林中明记各自坐位之挂牌。坐位,即坐之场所;禅林中,特指僧堂内之坐席。于禅林中,不仅须于各自...
奔那伽
无有谄曲
打大比丘戒缘起
讲师读师高座
知苦断集
僧伽提婆(约四世纪)
赵州真际禅师语录
三苦
名所摄四蕴依止七处转
二十二根
笈房钵底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圣严法师《永远的功课》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梦参老和尚30句法语开示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