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梵名 Kālodaka。意译作时水。西域人。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至我国,译有十二游经一卷。其余事迹、年寿均不...【唯识三系异同】 唯识三系,指地论宗、摄论宗、及玄奘一系的唯识宗。虽然同传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理论,但因师承及所...(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佛祖统纪五十一。...亦名:系钵想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病,比座眼闇,如前方便;或看日时;或命梵二难欲逃避...即现世获得佛菩萨之利益。法华玄义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益...【大千世界】 p0241 如三千世界中说。 二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千中千界,总名第三大千世界。...指净土行者由于弥陀以大悲摄取而产生之大欢喜心。即深信弥陀之摄取一切众生,凡愿往生者,纵业未了,亦得蒙佛接引;...(流派)日本良忍师感无量寿佛现身相授与融通念佛曰: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酒戒】 p0941 俱舍论十四卷十八页云:复以何缘、不于远离遮罪、建立近事律仪?谁言此中不离遮罪。离何遮罪?...指求衣中之珠;藉以比喻内求自性之意。此乃法华经五百授记品之说,即以衣中之珠比喻自身中之佛性,而谓众生不应向外...(名数)谓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来,第二金刚菩萨,第三龙猛菩萨,第四龙智菩萨,第五金刚智,第六不空,第七...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劝发菩提心文...
2013年4月24日,海山长老安详示寂,世寿86岁。长老以弘扬净土法门为己任,行持不舍昼夜,悲心广度众生。德高望重,...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孔子日:五十以学易,...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象其他细胞一样,要新陈代谢。不把它排泄出来,对身体有妨碍。......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于一日中,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便与三世诸佛、诸大菩...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初出家的几年,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为什么这样讲呢?初出家,总...
比丘经营精舍
【释氏要览】
律中佛大弟子。皆自经营精舍。如大迦叶自蹋泥等。毗婆沙论问曰。诸大弟子漏结已尽。何故恓恓有所经营。答曰有五事一为(报佛)恩故。二为长养佛法故。三为灭凡劣众自贡高故。四为将来弟子。折伏憍豪故。五为发起将来福业故。
上篇:八难 | 下篇:八能 |
亦名:摄众知法 子题:年少、阿难头白而迦叶号为年少、破谷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明无法之过)然众,贵老宿...
迦留陀伽
唯识三系异同
僧主
不系钵食戒开缘
显益
大千世界
大庆喜心
融通念佛宗
酒戒
求珠
八祖相承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海山长老谈净土法门的修行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人际关系的图解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