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摩醯首罗天(梵 Mahe?vara)具有三眼;其中,顶门竖立一眼,超于常人两眼,具有以智慧彻照一切事理之特殊眼力,故称...【无余罪】 p1051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他胜罪聚,名无余罪。...亦名:与欲诸部通塞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僧祇,不听与欲人多,坐僧少者不成。五分,听多人集,少持欲来。僧祇,...西藏语 sdud-pahi sems。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凡夫之妄心可分别为五十九种,积聚心即其一种,系妄以无量为一之心。即...(杂语)奔波忽扰之貌。六祖坛经曰: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又】(地名)Pāva,准陀...据观音玄义卷上载,仅有禅定而无智慧,称为痴定。反之,仅有智慧而无禅定力,则称为狂慧。痴定之行者,犹如盲儿骑瞎...指上品往生极乐者所化生之莲台。往生极乐之三品中,上品生者化生于七宝池中之七宝大莲华,故称上品莲台。 p717...天眼、宿命、漏尽。天眼能知未来生死的因果;宿命能知过去的生死因果;漏尽是知道现在烦恼的根源而尽断之。不但知道...(术语)颠倒之妄见,有四种,常乐我净是也。无常为常,苦为乐,无我为我,不净为净。大乘义章五末曰:倒者邪执翻境...梵语 mati。又作摩提。即慧之意。系般若之别名。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大四三·四四五上):“末底是慧异名,与般若...【爱缠杂染】 p1203 瑜伽八十八卷九页云:于内于外所起贪欲,于爱行中,应知其相。是名爱缠杂染。...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复,我们看看八风中大家都认为是...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人不再吝啬。去除贫穷的果报。所以每次买东西去人家商店,就念...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德等于供养十方诸佛,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了幻法师答: 此说...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千万的财富,别人和他谈话,他都诉说穷啊!穷啊!有人就质问他:你万贯家财,为什么还要哭穷呢?...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那么精进,几次劝他受五戒,可他说做不到,并且说,如果他下...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个姐姐,母亲跟我从小感情就非常好。在我25岁那年,我母亲病...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坏。你的心态影响到你的未来的果...
资粮道
【阿毗达磨辞典】
资粮道者,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思修所生慧修习此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谓诸异生所有尸罗,乃至正知而住等,是资粮道体,由彼修习净尸罗等极圆满故。复有所余进习诸善者,谓无悔等由闻思等所生诸慧得成暖等,次第见谛永断诸障,相续堪任性。
上篇:众同分 | 下篇:株杌 |
(杂语)如言门徒。门弟子也。唐僧传(智脱传)曰:雕琢门侣,无辍于时。...
顶门眼
无余罪
欲法诸部通塞
积聚心
波波
痴定
上品莲台
三达
倒见
末底
爱缠杂染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真正的财富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