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宿命、漏尽。天眼能知未来生死的因果;宿命能知过去的生死因果;漏尽是知道现在烦恼的根源而尽断之。不但知道而且明了叫做“明”,不但明了而且通达叫做“达”,所以以上三事在罗汉只叫做“三明”,在佛则叫做“三达”。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四心之一。指权智之心。净土宗谓,能往生弥陀净土之菩提心有四,方便心即其一,与智慧心(实智之心)并称菩萨之...【有无无二为相】 p0553 世亲释九卷十六页云:有无无二为相者:谓一切法,遍计所执性,相非有故;非有相。空所...(术语)婆罗门自以梵语称为天语,谓梵天之语也。释迦方志上曰:五天竺诸婆罗门,书为天书,语为天语。戒本疏一上曰...一般称心思之历程为心路,佛典中“心路”一词则多指心。盖以吾人之心乃修往佛地之道路,故称心路。无门关第一则(大...(术语)阿惟越致Avaivartika之略。译言不退。不退转菩萨正道之位也,以名初地之位。...为“不动定”之对称。于色界四定中,前三定为有动,第四定为不动。据俱舍论卷二十八载,前三定有八灾患,即:寻、伺...唐代以降,为参诣五台山者,在其沿道建有夜宿、饮食之设施,称为普通院。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举出六种伽蓝之名...【永弃舍】 p0495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三页云:永弃舍者:诸缠断故。...【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p0047 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梵语 anāsrava-dharma。为“有漏法”之对称。指远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下):“虚空等三种...(术语)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我常常这样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证了他心通的人,你无论怎样,说会看人,你只好看看他的表面上罢了!他内心究竟是怎样...
佛言: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婬,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何以故?人贪婬,人知色味,瞋...十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称为悉达多太子,出了家后,先后跟两位仙人学非非想定及无所有定,知非即舍,舍了...
明色阴相 首先看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世界,包括内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阴。 体因想生 ...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着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 ...1945春,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此时,云门禅寺有两位僧人,一位法名古根,一位法名传真,同住在一个寮房。一...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而妄念是黑暗,光明能够破除黑暗? 净界法师答: 适当...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在其著名著作《葬书》中有言: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
三达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观 | 下篇:三余 |
又作一切经、一代藏经、大藏、藏经、三藏圣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诸藏圣典。亦即以经、律、论三藏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总...
方便心
有无无二为相
天语
心路
维越
有动定
普通院
永弃舍
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无漏法
四界摄持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人心莫测,于我有何关系

饱食的危害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我们的色身从何而来

一代名家郑板桥的养生宝典
鬼神护法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