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此为先涅槃智。法住智者:谓能了知诸行自相种类差别,及能了知诸行共相过患差别;谓于随顺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三位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谓于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广说乃至名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禅林之语。僧堂大众粥斋之坐位曰钵位。见象器笺二。...【世界无量作意】 p0512 显扬三卷六页云:二、世界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器世间相。既思惟已;...(术语)大日经所说,谓胎藏界之曼荼罗。为自大悲胎藏出生之曼荼罗。故曰大悲胎藏曼荼罗。大日经一曰:惟愿世尊,次...指于凡夫妄情之前,现种种之相。譬如于疑心之前生暗鬼。然在理上,此类物相乃属虚妄不实者,唯因凡夫迷心本来具有“...子题:弟子事师五事、师教弟子五事、师度弟子不得为供给自己故、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想、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想 行事钞·...【缠及随眠差别】 p1462 瑜伽五十八卷九页云:现行现起烦恼名缠。卽此种子、未断未害,名曰随眠。亦名麁重。又不觉...即结印契,诵真言,而行加持祈祷之法师。又称法咒师、咒禁师。一般多指持咒行法之密教修持者。咒,指陀罗尼:禁,谓...(物名)于三摩耶戒坛授与受者之五色线也。以三结作金刚结,故有此称。见大日经疏五。...【五八识】 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与第八识皆属现量,无我法二执,于证达佛果时,眼...谓应受人、天供养之人,即阿罗汉。亦称应供、应真。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五四·二○五上):“次有弘法,应人结集...(1071~1129)宋代净土宗僧。霅川(浙江吴兴)人,俗姓莫。幼年出家,依慈辨习天台一心三观之旨。后兴办净土道场,...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
问: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大安法师答: 确实,在寺院现在作班首、执事很不容易。一般出了家嘛,都想...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 我说:是的。 她很...印度的琉璃王率领着一百万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唱着胜利的凯歌,准备回国。将士们的盔甲擦得雪亮,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师说:人们常常担心,动物放生后又会被抓捕,就连佛弟子也多怀...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身口意三业,恒...
请看下面的《阴骘文》: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行就是修行。下面,就是逐件事情来加以劝勉这些善事。行时时之...走进佛寺大门,你会看到一个建筑物,叫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弥勒菩萨;四大天王是护法,保护这个道...
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法相辞典】
【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 p0047
上篇:二十二根异熟非异熟分别 | 下篇:二法能令同梵行者得安乐住 |
(动物)又作鸠鸠吒。鸡也。见求法高僧传等。...
钵位
世界无量作意
大悲胎藏曼荼罗
当情现相
师资相摄
缠及随眠差别
咒师
金刚线
五八识
应人
齐玉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在寺院担任执事,怎样作才能服众

【推荐】应该为现在做点什么呢
真正的敌人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