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术语)因缘机会也。止观十下曰:若有缘机熟,即坐道场,断结作佛。...凡六卷。全称东阳和尚少林无孔笛。又作东阳和尚语录。日本临济宗僧东阳英朝(1428~1504)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术语)念妄念之心境而执着也。占察经下曰:但以众生无明痴闇,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着。...【日出】 p039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日出者:谓能对治无明暗故。...(一)指过午不食之法。(参阅“斋戒”6546) (二)为严整威仪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严整...(人名)舍卫国有长者,财宝无尽,生一子,从其两手中出金财,因名宝手,幼岁诣佛出家,遂证阿罗汉,佛说其往因。见...【爱结系】 p1201 瑜伽八十六卷十三页云:由喜贪俱行爱故;名爱结系。...(修法)讲赞毗沙门天王之法事也。...北周译经僧。摩勒国人。明帝(557~560 在位)初年至长安,奉敕为大蒙宰宇文护译婆罗门天文二十卷,而于武帝天和年...(?~1167)宋代曹洞宗僧。又作得明。杭州(浙江)盐官人,俗姓顾。法号澹堂。初随同县圆觉寺文慧守璋禅师。绍兴十...凡四卷。清代朱文藻撰,真源订。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崇福寺乃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明义智厚禅师于浙...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真有这样的心态,他进步一定最快,因为所有人的优点都很...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这对于我们自身修行、扬善止恶非常...不管是上班,是打工,还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游玩,总有一刻,你都清楚的知道,你要回到一个叫家的地方。而这个...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珠富法财,摄善义也。日月丽天,...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
眼识界
【阿毗达磨辞典】
问眼识界何相?答谓依眼缘色似色了别,及此种子积集异熟阿赖耶识是眼识界相,如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亦尔。
上篇:寻伺差别 | 下篇:寻伺寂静者,第二静虑 |
(术语)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于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
缘机
少林无孔笛
念着
日出
斋法
宝手比丘
爱结系
毗沙门讲
达磨流支
德朋
崇福寺志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有这样一个女人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